月桐不似虎头痴,颇学王维爱作诗。
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
月桐不似虎头痴,颇学王维爱作诗。
【注释】:虎头:指唐代画家张僧繇。“月桐”即张僧繇的儿子——张悦,字月堂,人称“张虎头”。他擅长画佛像、人物,尤其以“点睛法”著名。月桐不似虎头痴,指月桐并不如他父亲那样迷恋佛教题材的壁画;颇:很,十分。爱:喜欢。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有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句意谓月桐也喜欢作诗,但不像他的父亲那样专于佛画。
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
【注释】:沧洲:指太湖中的三山(姑苏、金坛、丹阳),为古代文人墨客游赏之所。此句说:请您把满壁的沧洲之景画出来吧,画成后请让我听听你所作的《听雨》诗;萍居: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处境。这句说:画好了就请把它挂在我寄住的客栈里吧,让我在听雨的时候能够欣赏到您所描绘的《听雨》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九月十一日在天禧寺访问卢月桐时所作。卢月堂,又名月堂,是唐代画家张僧繇的儿子,与李白同代。李白曾写过一首《赠卢征君象》的诗,其中说“子美久栖迟,卢生方浩荡”,可见卢月堂当时正处在壮年时期。李白的这首七绝,是写他在天禧寺拜访卢月桐并题诗给他的。
第一句“月桐不似虎头痴,颇学王维爱作诗”,是说卢月堂不像他父亲张僧繇一样酷爱佛教题材的画作;而像他的父亲那样爱好作诗。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一句,它概括了前两句的内容,同时也为下面第三句“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作了铺垫和伏笔。
第二句“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是说,请把你的满壁沧洲之景绘出给我看吧,我要听听你为我写的听雨诗。这一句既是对卢月堂的赞语,又含有诗人自谦之意。卢月堂既然能将沧洲之景绘出,那他的听雨诗也一定能写得非常出色。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卢月堂的绘画才能和诗才,而且表现了诗人对卢月堂的敬佩之情。
最后两句“烦君满壁沧洲画,画我萍居听雨诗”,是写卢月堂听了李白的诗之后的反应和心情。卢月堂听了李白的诗之后,非常高兴,便满口答应把李白的诗画出来。于是李白就写了这两首绝句作为回应,表达了对卢月堂的敬意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