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绿竹谁所怜,高君作轩苔竹边。
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
有时自引阶前鹤,踏破云根竹华落。
有时自煮石铛茶,轻烟冥冥萦屋角。
我来正值清明时,蜗篆生香入砚池。
青葱色里无人扫,剥啄声中有客棋。
我知此君爱幽独,亦欲依君结茅屋。
乞借墙阴半亩苔,更植阶西数竿竹。
【注释】:
①赋高氏苔竹轩:作者借高氏的《苔竹轩》之名,以自况其志趣。
②苍苔:指长满青苔的石阶。绿竹:指竹林。谁所怜:是谁怜惜。
③高君:指高仲兴,是作者的朋友。轩:即“檐”。
④三春:指春季三个月。锦纹乱:指春天雨水打湿了锦缎般的竹子,使其花纹模糊不清。
⑤丹凤眠:指六月里寒风中丹凤(凤凰的一种)栖息的样子。
⑥阶前鹤:指台阶前的仙鹤,传说中仙鹤能飞上云霄。
⑦煮石铛茶:烹煮石头做的锅来沏茶。轻烟冥冥:指烟雾朦胧。
⑧蜗篆生香:指砚台上篆刻的字迹在水汽蒸腾中显现出来。
⑨青葱色里无人扫:形容庭院里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苔藓,没有人打扫。剥啄声:指敲门的声音。有客棋:有客人下棋。
⑩我知此君爱幽独:我知道这个朋友喜欢独自清寂。亦欲依君结茅屋:我也愿意和你一同建一座茅屋。
⑩乞借墙阴半亩苔:请求借给我院墙边上半亩的绿苔。墙阴:指院子的角落。
⑩更植阶西数竿竹:另外再种几根竹子在台阶西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苔竹轩的主人,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厚,意境深远含蓄。
开头两句,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高仲兴喜爱苔竹的情景。苍苔、绿竹,是高仲兴喜爱的事物;而它们被安置在轩边,则表明他喜欢与大自然为伴,远离世俗喧嚣。
诗人又通过描述三春和六月的景象,表现了高仲兴对四季变换的敏感和热爱。三春雨湿锦纹乱,六月风寒丹凤眠,都是诗人对于大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生动描绘。
诗人又描写了高仲兴的生活情趣。他常常邀请友人到庭前鹤、阶前鹤,或者一起下棋、品茶,生活十分惬意。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人又回到了主题上。他向高仲兴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希望他能借给他院墙边上半亩的绿苔,并种植几根竹子。这不仅表现出他对苔竹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苔竹轩主人的生活和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邃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