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共短席,相对酒杯深。
一宿蘧庐梦,百年翰墨心。
雨疏分薄曙,虫响起空林。
后夜成相忆,月明何处砧。

诗句释义:

故人共短席,相对酒杯深。一宿蘧庐梦,百年翰墨心。雨疏分薄曙,虫响起空林。后夜成相忆,月明何处砧。

译文:
我与故友相聚,共享短席之乐。我们相对而坐,酒意浓深。一夜过后,如同梦境一般,百年的才华和志向都在心中沉淀。清晨的微雨轻轻洒落,虫鸣声在空旷的树林中回响。夜晚的思念愈发浓烈,明月照耀下,何处传来那悠扬的捣衣声?

注释:

  1. 宜兴吴克学雨中远访予于吴山一宿而别咏此送之:这首诗是孙一元送给吴克学的一首送别诗。
  2. 故人:老朋友。
  3. 共:一起。
  4. 对:面对。
  5. 杯bēi:酒杯。
  6. 一宿:一夜。
  7. 蘧庐:简陋的住所。
  8. 翰墨心:指文人的才华和抱负。
  9. 雨疏:细雨稀疏。
  10. 分薄曙:黎明时分。
  11. 虫响:蟋蟀叫声。
  12. 空林:空旷的树林。
  13. 后夜:夜晚之后。
  14. 月明:明亮的月光。
  15. 砧:捣衣石或杵。

赏析:
这首送别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以及分别后的依依不舍。诗中的“故人”一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而“共”字则表达了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温馨场景。诗人还通过“一宿”、“百年”等词语,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中还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衬托人物情感和氛围的变化。细雨、薄雾、虫鸣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离别时刻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