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荒城望九垠,长风吹月到天津。
蛟鼍浪起全吞楚,鸟鼠山空远见秦。
岁月虚惊青琐梦,江湖终要白纶巾。
不须更道归来好,烂醉樽前软脚春。
【注】
荒城:荒废了的城。九垠:指广阔的原野,这里指原野上的天空,也比喻辽阔的国土。天津:即今湖北武汉附近长江中游地带,是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分界处。传说周穆王曾驾八骏西游至此,并有《穆王乘飞龙》诗。
蛟鼍(qiú tuó):传说中的一种水生动物。
鸟鼠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秦岭北麓,汉高祖刘邦起事的地方。秦时属京兆尹。
青琐梦:指帝王生活。青琐:指皇帝宫门两侧的门屏。
白纶巾:白色的头巾,古代文士常戴白纱帽。
烂醉樽前软脚春:酒醉后软绵绵地倒在樽前。春天:喻指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仄声韵。
诗题“登城漫兴”,表明诗人登高临远,触景生情,随意写来,没有刻意为诗,而是即兴抒情。
第一句“独上荒城望九垠”是说作者独自登上了一座荒凉的城池,放眼眺望那广阔无边的原野。
第二句“长风吹月到天津”,是说长风阵阵,吹得明月似乎到了遥远的天津。这两句写景,写得开阔壮美。“荒城”、“长风”、“九垠”、“月”、“天津”,五个关键词语都带有一种苍茫空阔的意味,使人感到一种雄浑、悲凉的美。诗人登上荒城,只见长风吹动,月光皎洁,一片苍茫。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想起屈原《天问》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愤心情。
三四两句由自然景观转入人文景观:“蛟鼍浪起全吞楚,鸟鼠山空远见秦。”这两句是说,江涛汹涌澎湃,好像要吞掉整个楚国,而远处的山峦又显得那么遥远,仿佛能看见秦国。这两句写景,写得气势磅礴。“蛟鼍”是神话传说中的水中怪物,“鸟鼠山”又名“鸡峰山”,都在今陕西商县东南。这两句用夸张手法,把自然界的浩大气势与人类历史的悠久变迁联系起来,既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五六两句写时间流逝,人生易老:“岁月虚惊青琐梦,江湖终要白纶巾。”这两句说,岁月匆匆,如梦幻般虚惊一场,最终还是要在江湖中度过一生。这里,“岁月”和“虚惊”两个词语,都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感;“青琐梦”和“白纶巾”则分别代表帝王的生活和平民的生计。这两句既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人生态度,又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最后两句“不须更道归来好,烂醉樽前软脚春”,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他说,不要总想着回到故乡去享受荣华富贵了,还是在这烂醉之中度过美好的时光吧!这两句既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诗人豪放、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