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注释:

译文:

南来的战马已经打扫了边尘,衔着美玉的璧回到了朝廷,尽是大臣们。

城墙上的玉绳漂浮在婺女星座,帐篷前的银色铠甲簇拥着天兵。

出兵已经占领了扶桑国,奉命出使必须通过析木渡口。

于是有人向往中原,可以没有书信和檄文去告诉全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奉命出使回途中所写,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描写了南来的战马已经打扫了边尘,衔着美玉的璧回到了朝廷,尽是大臣们。这里的“边尘”指的是边境战争带来的尘埃,而“衔璧归朝”则是指那些为国家征战、英勇牺牲的大臣们。

次句“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则描绘了城墙上的玉绳漂浮在婺女星座,帐篷前的银色铠甲簇拥着天兵。这里的“玉绳”指的是天上的星座,而“婺女”则是二十八星宿之一。

第三句“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则是说出兵已经占领了扶桑国,奉命出使必须通过析木渡口。这里的“出师”指的是出征,而“析木津”则是古代传说中的渡口名,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境内。

第四句“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意思是说人们已经向往中原文化,可以没有书信和檄文去告诉全闽。这里的“江黄”指的是中原地区的人民,而“书檄”则是指文书和檄文,这里泛指书信和檄文。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和人民的渴望和平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