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飞絮委东流,春去行人不可留。
却恨春风已归去,岂能吹梦到交州。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

“三月晦日送友人之安南”的意思是,三月初八送走朋友去安南。晦:月底;送:赠别;安南:古郡名,今属越南,即安西。

“落花飞絮委东流,春去行人不可留。”意思是说落了花瓣的柳絮随着东风吹去,春已远逝,而行者却无法留住春天。“落花飞絮”指春光逝去的景象,这里借喻春天。“委东流”即随流水东流而去。这两句写景,以“飞絮”“东流”暗喻时光易逝,春光不再,诗人用落花飞絮来比喻自己和友人,暗寓岁月易逝。

“却恨春风已归去,岂能吹梦到交州。”是说恨那春风已经离去,怎么能让梦中回到交州呢?春风归去,暗示着友人将远行。“春风归去”,既实又虚,既是眼前所见,又是想象之象。春风是春的象征,也是美好事物的化身。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岂能吹梦到交州”,意即“如何能使梦境飞到交州”。这句语出《庄子•逍遥游》,意谓即使是神妙莫测的风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而且寄寓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答案】

三月晦日送友人之安南

落花飞絮委东流,春去行人不可留。

却恨春风已归去,岂能吹梦到交州。

译文:

落了花瓣的柳絮随风飘去,春天早已逝去,而你我却不能留住它。恨只恨春风已经回去,难道能让我梦见你在交州吗?

赏析:

全诗以“落花飞絮”起兴,托物言情,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前二句“落花飞絮委东流,春去行人不可留”中,诗人以“落花飞絮”起兴,借景抒情,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诗人在送别之际,看到落花飞絮随风而去,不禁想到春天也将过去,而自己与友人却难以留住这美好的时光。“春去”二字点明了时令、节序,“行人”二字则点明了送别的对象,“不可留”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两句话虽为描写眼前景物,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伤春惜别的情怀。“春去”一句还暗含着对友人远行的牵挂和担忧。后两句“却恨春风已归去,岂能吹梦到交州”,则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由眼前的春光联想到未来的时光。“春风已归去”既实又虚,既是眼前所见,又是想象之象。春风是春的象征,也是美好事物的化身。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诗,“岂能吹梦到交州”语出《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亦远矣。”意谓即使是神妙莫测的风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两句诗虽然表面上是在说春风是无法把梦送到交州的,但实际上却是在说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远方平安,希望他的梦想能够实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