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宣城镇,真多地主良。
停车松树下,投辖井中央。
红烛筹枚满,苍毛尘话长。
别来知几日,柳色满红墙。
答谢上谷诸公
徐渭诗意与时代精神交汇,描绘宣州山水人文
- 诗作原文
一客宣城镇,真多地主良。
停车松树下,投辖井中央。
红烛筹枚满,苍毛尘话长。
别来知几日,柳色满红墙。
- 注释及翻译
- 原文注释:本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远离家乡的感慨。
- 译文:一位友人在宣城的城镇中,真是个慷慨的好主人。停车在松树之下,我在井边投下马鞍。蜡烛和筹码都已备好,尘世中的闲聊也颇为长久。离别已久,只见那满墙的杨柳绿意盎然。
- 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在宣城的美好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艺术手法:徐渭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宣城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诗句之间的联系紧密,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历史背景
- 宣城历史:宣城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宛陵、宣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文化特点。
- 文化价值
- 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等,宣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形态。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也是现代人寻找心灵慰藉的圣地。
- 现代意义:徐渭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与亲友共度的时光,不忘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创作背景
- 离京原因:据《答谢上谷诸公》可知,徐渭因病离开宣府到京城,这是他离京的原因。
- 离京时间:这首诗创作于万历五年二月,具体离京时间为“临行前”。
- 离京地点:徐渭离京时是在宣城,即“一客宣城镇”所描述的场景。
- 社会影响
- 传播范围:由于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这首诗被广泛传播并传唱至今。它的出现不仅让人们更加了解徐渭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感情,也使宣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深入人心。
- 后世评价
- 赞誉: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徐渭的诗歌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 批评: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首诗在某些表达上存在不足之处,但整体而言,这首诗依然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