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有海东红,珍高百品中。
色来先压市,子大欲沈笼。
酿苦蜂何为,人甘蠹亦同。
道旁繁李树,好去问王戎。
【释义】:
这是一首咏杏的诗,描写了杏子的品种、颜色、大小以及它的食用价值。
【译文】:
红得发紫的杏子有海东红,比百种水果更珍贵。
色泽鲜艳先压着市场,果实硕大想沉在笼中。
酿成苦酒蜂为什么,人甘食蠹虫也相同。
道旁繁密的李树,最好去问王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杏写人,借物喻人。全篇以物为线索展开联想。
首句“杏有海东红”,诗人首先介绍了杏子的品种。杏子品种繁多,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海东红,这从它的颜色可以看得出来。海东红,即红杏子,色如丹霞。这种杏子不但色艳味美,而且个头很大,吃起来很过瘾。
第二句“珍高百品中”紧承上文。海东红不仅品种珍稀,而且味道鲜美,所以它在百果之中堪称珍品。这句既突出了杏子的珍贵,又照应了第一句,使整首诗浑然一体。
第三句“色来先压市”则进一步写杏子的色香味。杏子成熟时,颜色鲜亮如红霞,香气扑鼻诱人,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市场上最抢手的物品之一。
第四句“子大欲沉笼”则从另一个角度写杏子的大小和重量。成熟的杏子个大肉厚,几乎能让人沉入笼子里,足见其美味。
第五句“酿苦蜂何为”,则是说为什么酿酒的黄雀会啄破杏子皮呢?原来酿酒的黄雀啄破了杏子皮,酿出了苦酒。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酿酒黄雀人格化,生动地描述了酿酒的过程。
第六句“人甘蠹亦同”,则是说人为什么喜欢吃杏子的虫呢?因为杏子长虫后味道更加鲜美可口。这里的“人甘”与前两句的“珍高”、“色来”相对,表达了人们对美食的喜爱之情。
末句“道旁繁李树,好去问王戎”则是说路边有棵繁茂的李树,不妨去看看王戎。这句诗采用了设问的手法,通过询问王戎来引出对杏子的评价。王戎是晋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善于辞令,为人机智善辩,因此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王戎的智慧和口才。然而,由于王戎本人并未提到过关于杏子的任何评价,所以这句诗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不过,从整体上看,这句诗仍然充满了趣味性和想象力,使人不禁想起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