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骥本龙精,行时不是行。
看迟八尺影,过急一团声。
带烙成骈死,嘶盐了此生。
孙阳何处是,泪尽太行程。

徐渭的《赋得风入四蹄轻》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骏马奔跑姿态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以下是对该诗歌的逐句释义:

  1. 赤骥本龙精,行时不是行:赤骥本龙精,行时不是行。赤骥,即红色的骏马,象征着非凡的力量与速度。龙精,暗示了马具有龙的精神和力量,能够驰骋自如。这里强调的是马的超凡脱俗,以及它行走时的轻盈与自由。行时不是行,则进一步表达了马在移动时并非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而是一种超越常态的艺术表现。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马的速度和灵活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现。
  2. 看迟八尺影,过急一团声:看迟八尺影,过急一团声。这句话通过对马的影子和声音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美。八尺影,可能是指马行走时的影子,通过这个细节,诗人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马的运动轨迹和光影的变化。过急一团声,则形容马奔跑时产生的声响,既有节奏感也有力量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马蹄踏地的震动和马鬃的飞扬。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诗歌的画面生动起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
  3. 带烙成骈死,嘶盐了此生:带烙成骈死,嘶盐了此生。这里的“带烙”可能是指马背上的烙印,象征着马的身份和来历;“骈死”则意味着马因为某种原因而死亡。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了马的命运多舛。通过这样的结局,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4. 孙阳何处是,泪尽太行程:孙阳何处是,泪尽太行程。孙阳,古代传说中的相马专家,以识别良马著称。这里可能指代一位懂得鉴别马匹的专家。泪尽太行程,意味着泪水已尽,离别即将开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期望。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了对马和人生的思考,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首诗通过对骏马奔跑状态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