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青青陇麦稠,去年河水过堤流。
无家不自波中出,有鳖都经树杪游。
枣叶双扉询翠袖,柳根一面护黄楼。
泗州潭底猕猴老,不信今还锁泗州。

诗句:

去年河水过堤流。    
无家不自波中出,有鳖都经树杪游。    
枣叶双扉询翠袖,柳根一面护黄楼。    
泗州潭底猕猴老,不信今还锁泗州。    

注释与赏析:

  1. “去年河水过堤流”
  • 背景与影响: 描述了黄河在曹村决堤,洪水涌向徐州城下的情景,城墙面临被冲毁的危险。
  1. “无家不自波中出,有鳖都经树杪游”
  • 象征意义:通过水和鱼的比喻,反映了徐州人民面对灾难时的无助和挣扎。
  1. “枣叶双扉询翠袖,柳根一面护黄楼”
  • 场景描绘: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环境,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与自救。
  1. “泗州潭底猕猴老,不信今还锁泗州”
  • 寓意表达:表达了诗人对徐州城最终能够抵御洪水、保护城市安全的坚定信念,即使历经千年,也不愿放弃抵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徐州历史上一次严重的洪水灾害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徐州人民在灾难中的坚韧不拔和智慧应对。诗中“河水过堤流”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徐州人民的“自波中出”与“树杪游”,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求生本能。同时,诗中通过水与鱼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灾后的荒凉景象,以及人们面对灾难时的心理活动。此外,诗中的“询翠袖”、“护黄楼”等动作细节,更是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最后,诗人以“不信今还锁泗州”作为收尾,不仅体现了对徐州未来的期许,也寄托了对历史变迁中文化传承和城市韧性的赞美。

这首诗不仅是对徐州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古代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扬。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更表现了人类在逆境中求生存、共克难关的顽强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