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鸟既能伤义士,蚊虻何苦碎贞肌。
由来天道本无定,谁使昆虫必有知。
画壁几残春社雨,灵风时满夜归旗。
烟波一望三千里,长在湘江洛水湄。

露筋祠

乌鸟既能伤义士,蚊虻何苦碎贞肌。

由来天道本无定,谁使昆虫必有知。

画壁几残春社雨,灵风时满夜归旗。

烟波一望三千里,长在湘江洛水湄。

注释:

  1. 乌鸟:指乌鸦。2. 义士:指有节操的志士。3. 蚊虻:一种昆虫,常叮咬人,吸血。4. 贞肌:形容人的肌肤坚毅不屈。5. 天道:自然法则或规律。6. 湘江:指长江在湖南境内的一段。7. 洛水:指黄河在洛阳附近的一段。8. 湄:岸边。
    赏析:
    《露筋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洛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中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句“乌乌既能伤义士”,以乌鸟比喻那些能够伤害有节操的志士的人。这里,作者用乌鸟的形象来象征那些伤害有节操的志士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行为的不满和愤怒之情。
    第二句“蚊虻何苦碎贞肌”,则进一步揭示了蚊子和蚂蚁等昆虫对人类皮肤的伤害,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昆虫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程度的智慧。这句诗既表达了对这些昆虫的厌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
    第三句“由来天道本无定”,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法则或规律的一种看法。他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没有绝对的固定性。这里的“天道”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或法则。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湘江、洛水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他看到了湘江、洛水中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然而,他也意识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产生了对于人类社会中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长在湘江洛水湄”,则是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永恒价值的肯定。他认为,无论是湘江、洛水还是其他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人类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自然和生命,而不是过度地破坏和浪费。
    《露筋祠》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社会中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的作品。它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