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尊罍每见陪,那能不饮送将归。
歌长筑短堪流泪,雉叫鹰呼未解围。
雨雪尚淹春箨荐,清明还竞夜饧非。
乡风处处从来异,曾宿阊门记忆微。
【注释】
长洲:今江苏苏州一带。居山人士贞:指隐居山林的友人张贞。
每见陪:常来陪饮。尊罍(quán):古代酒器名,以铜或玉制成,有盖,可以盛酒。
那能不饮送将归:怎么能忍心不喝酒送别他回家呢!那能不饮:怎能不好好饯别?
歌长筑短堪流泪:歌声悠扬而短促,令人伤心得落泪。堪:能够。
雉叫鹰呼未解围:野鸡啼叫、老鹰呼啸声中,仍不解围兵之困。
雨雪尚淹春箨荐:大雪纷飞时,春笋还被用来裹粽子。
清明还竞夜饧非:寒食节晚上,还要争先做饧糖饼。
乡风处处从来异:各地风俗习惯,向来不一样。
曾宿阊门记忆微:曾到南京城西的秦淮河边住宿过,还记得一些往事。
【赏析】
此诗为送别友人之作,写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春。张贞隐居长洲(今江苏苏州一带),与作者交游甚厚。此诗即写送别的情境。
首联“客里尊罍每见陪,那能不饮送将归”。在异乡作客,樽前常有朋友陪伴,怎么能不好好饯别他回家呢?“那能”句是说,怎么能狠下心来不喝酒饯别呢!诗人与张贞相知甚笃,所以用这样深情款款的语气。尊罍,即尊、罍,都是酒器。这二句是写送别的场景。客中无酒不成席,故常陪酒。送人远行,当然少不了饯别酒。但诗人并不直写饯别之意,而是用“那能”二字,委婉地表达出来。
颔联“歌长筑短堪流泪,雉叫鹰呼未解围”。诗人想象着,当友人唱起高亢悠长的送行曲时,自己不禁潸然泪下;而听到野鸡的鸣叫声和鹰的啸声时,也不禁为之动容。这里,诗人用“堪”字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
颈联“雨雪尚淹春箨荐,清明还竞夜饧非”。“大雪封山”之时,春笋已可裹粽子吃了;而到了清明节的时候,人们还在争相做饧糖饼。这一联写出了江南地区冬暖夏凉的特点,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诗人对江南地区的风俗人情非常熟悉,所以能够如此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来。
尾联“乡风处处从来异,曾宿阊门记忆微”。“乡风”即乡土风情。诗人回忆道,各地的风俗习惯向来都不一样。而自己曾经到过南京城西的秦淮河边住宿过,还能回忆起一些往事。这一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厚。全诗四联皆写景叙事,但景中有情,事中有感,情景交融,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