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往时呈翰苑,锦鹦今日贡宸居。
万年枝上栖偏丽,百鸟图中态未如。
豢养固知天意在,语言长得圣颜舒。
何因五色鲜成染,自是娲皇炼石馀。

诗句译文:

鹦鹉自古皆翠羽,今日中央正色见。

注释与赏析:

  1. 鹦鹉自古皆翠羽:鹦鹉自古以来都是绿色的羽毛。这里的“翠羽”指的是鹦鹉的翠绿色羽毛,象征着它们的自然属性和生命力。
  2. 今日中央正色见:今日(今天)鹦鹉在中央显得尤为美丽。这里的“中央”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位置或场合,而“正色见”则强调了鹦鹉在这个位置上的美丽。
  3. 白燕往时呈翰苑:白燕往日曾向翰林院展示其美。这句话描述了白燕过去向翰林院展示其美丽的行为,暗示着一种过去的文化或艺术活动。
  4. 锦鹦今日贡宸居:锦鹦今日被贡于皇宫。这里描绘了锦鹦作为贡品,被带到皇宫的场景,体现了皇家对锦鹦的喜爱和珍视。
  5. 万年枝上栖偏丽:万年树上的栖息地非常美丽。这里赞美了万年树的自然美景和它所吸引的生物,即锦鹦,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6. 百鸟图中态未如:百鸟图中的各种姿态都不如它。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锦鹦在众多鸟类中的独特之处和美丽。
  7. 豢养固知天意在:饲养它们的人知道这是天意。这表达了饲养者对于鹦鹉能带来好运的信念,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8. 语言长得圣颜舒:它们的言语能使圣人的喜悦得到满足。这句话可能象征着鹦鹉通过其声音与人交流,传递快乐,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9. 何因五色鲜成染:为何五色的鲜艳是天然而成?这里的提问可能是在探讨鹦鹉的颜色是否经过人为染色,强调了自然的纯净和美好。
  10. 自是娲皇炼石馀:自是女娲补天余下的石头。这句话可能寓意着鹦鹉的美丽来自于它们来自天空的珍贵部分,或是与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的传说相联系,强调了其稀有和珍贵。
  11. 侍儿不用抛红豆:侍女们不需要把红豆扔出窗外。这句诗可能是在描绘宫中生活的一种安逸和富足,以及与世隔绝的宁静。
  12. 自有佳音慰圣慈:自有好消息安慰圣上的慈爱。这句话表达了对皇上的敬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乐观和希望的信息,认为有好消息会带来安慰。
  13. 西陇灵禽翡翠妆:西陇的灵禽如同翡翠一般装扮。这里描绘了西陇地区的生态环境和那里的鸟类,用翡翠来比喻它们的美丽。
  14. 稀闻正色染黄裳:很少见到黄色的羽毛。这句话可能意味着黄色的羽毛非常罕见,增添了锦鹦的美丽和独特性。
  15. 自谈玉殿非关学:他们自己谈论玉殿并不是为了学习。这里可能表达了锦鹦在皇宫中的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它们不是被强迫学习的鸟儿。
  16. 却照金笼别有光:它们却能在金笼中发出不一样的光辉。这句诗描绘了即使是囚禁的环境也能给锦鹦带来不同的价值和美丽。
  17. 饮啄定应歌帝力:吃喝啄食肯定应歌颂帝王的功绩。这里可能是指鹦鹉通过它们的声音来表达对统治者的感激和赞美。
  18. 生成何幸禀中央:它们生来就有幸被禀承在中央。这句话强调了鹦鹉的尊贵地位和它在皇室中的重要作用。
  19. 千秋万岁欢无极:千秋万岁的快乐没有尽头。这句话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20. 土德坤舆本肇祥:土德象征大地,坤卦代表母性。这句话可能是在引用古代的天文和哲学知识,强调土地的丰饶和母亲的孕育能力,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相关联。

结合上述分析,徐渭的《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各赋》不仅是一首描绘鹦鹉美丽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寓意的作品。通过对鹦鹉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美丽生灵的自然之美,还通过对其色彩、习性的描写,引发了对自然、生命以及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联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