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由来只翠衿,中央正色见于今。
将悬半映初生柳,欲绣全宜细缕金。
教言一一闻清禁,衔果时时摘上林。
不是黄筌能画取,谁知殿角有祥禽。
【注释】
五色鹦鹉:即五彩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驯,各有其特色。
翠衿:绿色的衣带。
正色:指颜色纯正如玉的颜色。
初生柳:指嫩柳枝。
上林:汉代皇宫的园林,在长安城西。
教言一一闻清禁:指皇帝对黄鹦鹉的训诫。
黄筌:五代时南唐画家,善画翎毛、鸟类,以色彩艳丽著称。
【赏析】
《黄鹦鹉》诗,共四句。前两句写鹦鹉,后两句写鹦鹉与皇帝的关系。
首句“鹦鹉由来只翠禽”,说鹦鹉自古便是翠色的禽鸟。翠,本指绿色,这里专指青绿的颜色。“翠禽”一词,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句中,“只”字用得妙绝。它表明鹦鹉自古以来便有翠色,但并非所有鹦鹉都是翠色的。
第二句“中央正色见于今”。说现在人们看到的鹦鹉大多是翠色,只有中央地带的鹦鹉才是纯一如玉的颜色。这一句,不仅说明了鹦鹉的颜色变化,还暗含了鹦鹉种类的不同。翠色鹦鹉只是众多鹦鹉中的一小部分。
作者通过描写鹦鹉的生活,进一步描绘出它们的美艳。第三、四句,分别写到初生的柳条被鹦鹉挂在枝头,以及皇帝命令黄鹦鹉衔取果实的场景。这些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充满诗意。
最后一句“不是黄筌能画取”,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这句话的意思是,黄鹦鹉的美丽,并不是黄筌的画作所能描绘得出的。黄筌是五代时南唐画家,擅长画鸟兽,尤善于画翎毛、鸟类。这里的“画取”,指的是绘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鹦鹉的美丽,是无法用绘画来捕捉和表达的。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鹦鹉的细腻描绘,将鹦鹉的美丽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