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高名百不磨,山川其奈两人何。
大夫付与扁舟兴,公子忘归半顷波。
无数翠烟生碧荇,有时白鸟浴红荷。
眼前诗景刊无尽,莫怪梨材索价多。
少滨篇为金子
少滨是地名,这里指代诗人自己。金子,即金子般珍贵的人。
两代高名百不磨,山川其奈两人何。
两代都是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的声望历经百年依然坚不可摧。然而,面对这两座高山,我们又能如何呢?
大夫付与扁舟兴,公子忘归半顷波。
一位大夫乘坐扁舟,带着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享受着眼前的美景。另一位公子则忘却了回家的烦恼,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中。
无数翠烟生碧荇,有时白鸟浴红荷。
翠烟弥漫在碧绿的荇菜之间,白鸟在水中嬉戏,时而潜入红色的荷花之中。
眼前诗景刊无尽,莫怪梨材索价多。
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但诗人却感叹,这些美丽的景色实在太珍贵了,以至于它们的售价也随之上涨。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自然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风、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卷。诗人用“两代高名百不磨”来形容两位名人的高洁品质,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和传承价值。接着,他以“山川其奈两人何”表达了对这两位名人的敬仰之情。
在第三句中,诗人将注意力转到了具体的景物上。他用“扁舟兴”来描述一个大夫的形象,这个形象象征着一种对自由、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公子忘归半顷波”则描绘了一个公子的形象,这个形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展开了对景物的描述。诗人用“无数翠烟生碧荇”形容了一片绿色的荇菜,用“有时白鸟浴红荷”来形容了一只白鸟在水中洗澡的情景。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描绘。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以至于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但他也意识到,这种美景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他感叹道:“莫怪梨材索价多”,意味着这些美景已经成为了人们争相购买的对象,因为它们的美丽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这首诗通过赞美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