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华贵竹数清平,更有都匀亦擅名。
少府衣冠真汉吏,上都日月正虞庭。
从戎尺藉叨乡里,下马荒庐失送迎。
此际又从天上去,令人倍忆馆松清。
诗句解析
1 声华贵竹数清平:此句描述郁丞的声名和才华,强调其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声华”指的是声誉和才能,”贵竹”可能是指竹子(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数清平”则表示他的名声和地位是清晰而公正的。
更有都匀亦擅名:”更有”表示还有,”都匀”可能是地名或人名,与前文的”声华”相呼应,暗示郁丞不仅声名显赫,还在某个地方(都匀)同样享有盛誉。
少府衣冠真汉吏:这里提到了”少府”和”衣冠”,少府可能是一个官职,而”衣冠”则形容其仪表堂堂、举止优雅。通过将郁丞比作汉代的官员,强调了他的学识和道德品质。
上都日月正虞庭:”上都”可能指的是京城或重要的地方,”日月”象征光明和权威,”正虞庭”则表明他的地位和权力如同古代帝王一样尊贵。
从戎尺藉叨乡里:这里描述了郁丞在军事领域的成就,”从戎”意为参军,”尺藉”可能是指军队中的荣誉或地位,”叨”有享受的意思,”乡里”通常指家乡或周围地区。这句话意味着郁丞因军事功绩而受到家乡人民的喜爱和支持。
下马荒庐失送迎:这里的”下马荒庐”描绘了郁丞离开时的情境,”荒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可能是指郁丞回到故乡后简朴的生活状态。”失送迎”表达了作者对郁丞离去时无以为礼的遗憾。
此际又从天上去:这里的”此际”可能指某个特定时刻或阶段,”又从天上去”形容郁丞即将踏上一个新的旅程或更高职位。
令人倍忆馆松清:最后的”馆松清”可能指的是郁丞任职的某个机构,如书院或图书馆,”倍忆”表示更加怀念。这句诗以怀旧的情感结束,表达了对郁丞未来成功和成就的期望。
译文
郁丞的声望如同竹林中的清风般清雅,更有都匀的名声也是众人所共知。他的仪态举止犹如汉朝的官吏一般端庄,京城的日月光辉也正照耀在他的庭院之上。郁丞在军事上的成就使得乡亲们对他充满敬意和喜爱,他在归乡时显得朴素无华,但乡人们的热情欢迎却难以言表。如今,郁丞再次踏上征途,让人更加怀念他在馆舍中那清新脱俗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郁丞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品德、才华和影响力。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声华贵竹”喻指其声誉之高,“上都日月”喻指其权力之重,“下马荒庐”则描绘了他谦逊的一面。整首诗充满了对郁丞个人及其影响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