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来狮子看曾真,养在西城十四春。
更欲乞看云不可,昨朝攫碎菜园人。
燕京歌
【注释】贡来:献上;狮子看曾真:指狮形玩具“看真”献给皇帝;养在西城十四春:指把狮子养在西城的皇宫里,共养了十四年。更欲乞看云不可:又想再请求看云,但已不可能;昨朝攫碎菜园人:昨天早晨,他抓住一个卖菜的老农民的鼻子,把他打伤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秋天。当时,诗人任盐铁推官,因触犯宦官而遭诬陷,被贬为东川节度使判官,从此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此诗是他流寓梓州的第三年所作。
首句写献狮子给皇帝的事;次句点出时间地点;三、四句写献狮子后又被诬陷一事;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全诗以“狮子”为中心,围绕着“求见”、“被见”、“求还”、“不还”等情节展开,表现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斗争。
诗一开头就说,“贡来狮子看曾真”,这是为了献给皇帝的。“看”,是动词用作名词,指“狮形玩具”。这里用一“贡”字,既说明献狮子的目的,又暗示献狮子的时间是在京城。“养在西城十四春”,是说这头狮子是在京城西城养起来的,养了十四年。“养在”二字,既写出了这头狮子的来历,也表明了作者对它的感情之深。“狮子”一词本与“看”同义,所以下文说“更欲乞看云不可”,就是想再请求看看那云,但是不可能了。
“昨朝攫碎菜园人”,是说昨夜在菜园里捉住了一个老农。“攫”字,原意是抓取的意思。“碎”,是动词,打碎。“碎菜园”,是说打破菜园。“人”,指老农。
从这四句话看,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在长安时,献上狮子后,又献上云气,结果又被诬陷,被贬到梓州去。
这首诗写得比较含蓄。它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是通过叙述一件件往事,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遭遇。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两点:一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二是善于使用象征手法,把“狮子”“云气”“菜园人”作为象征,寄托着作者对朝廷斗争的看法和自己的处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