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百尾瓦窑肥,蛤蜊缄唇径寸围。
若更墙头过一斗,杨州鹤亦不须骑。
陈玉屏饷瓦窑村银鱼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瓦窑村品尝银鱼的诗。
银鱼百尾瓦窑肥,蛤蜊缄唇径寸围。
银鱼是一种美味的海生生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这首诗中的银鱼数量庞大,足以让瓦窑村的居民们吃得饱饱的。而蛤蜊则是一种贝壳类海鲜,它的壳薄肉嫩,味道鲜美,是很多菜肴的配料。
若更墙头过一斗,杨州鹤亦不须骑。
“如果”是指如果有机会的话,“过一斗”是指品尝一碗银鱼和蛤蜊。这里的“杨州鹤”可能是指一种稀有的鹤类动物。而“骑”则可能是比喻说,不需要骑马就可以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我一定会去瓦窑村品尝那美味的银鱼和蛤蜊,甚至无需骑马就能领略到那如画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瓦窑村品尝美味银鱼的场景。通过对比银鱼肥美与蛤蜊的鲜美,以及“杨州鹤”的形象比喻,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美景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