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长线短欲何之,万丈无由办得斯。
瞥见游丝天正午,寸搓纸撚钉书时。
【注释】
鸢:指风筝。鸢长线短欲何之:指风筝长了线,短了却飞不起来了。
万丈无由办得斯:指风筝高到天上去了,无法用线来拴住它。
瞥见游丝天正午:指在中午时分突然发现风筝的尾巴上绑着一根长长的绳子。
寸搓纸撚钉书时:指把一张纸搓成很细的线,用来捆住风筝尾巴上的绳儿。
【赏析】
《风鸢图四首》为元代诗人张雨所写。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颇不一致。有说此诗是张雨咏物之作,也有说此诗讽刺当时官场中权贵们专横跋扈、结党营私、互相排挤的。从这首诗来看,作者通过风筝这一事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官场中一些权贵们的专横跋扈和相互排挤的情况,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现象的不满和愤慨。
第一首“鸢长线短欲何之,万丈无由办得斯”,意思是:“风筝的长线短了,不知要飘向哪里,高得无法用线拴住了”。第二首“瞥见游丝天正午,寸搓纸撚钉书时”,意思是:“中午的时候突然发现风筝尾巴上绑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第三首“鸢长线短欲何之,万丈无由办得斯”的意思是:“风筝的长线短了,不知要飘向哪里,高得无法用线拴住了”。第四首“瞥见游丝天正午,寸搓纸撚钉书时”,意思是:“中午的时候突然发现风筝尾巴上绑着一根长长的绳子”。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