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孽始一寸,及壮丈有馀。
岂直薮即带,兼以馆蚊胥。
夜热不可寐,宁止不露居。
窃恐值此辈,股髀遭其咀。
就中拟厥罪,蚊也尤其渠。
其他不出境,惟此远追趋。
穿帏眇纨麈,打扑不胜劬。
更番以迭进,安得尽屠诛。
聚响苦不震,万鷇啾婴雏。
工者搅梦寐,一夕百起呼。
蚊孽固莫逭,草实主其逋。
呼童问腰镰,不用安所须。
薙此忽如扫,一翅不得储。
譬彼塞垣莽,往往伏戎胡。
打冰烧其荒,窟穴空妖狐。
莫谓野人贱,刈圃非雄图。
这首诗的作者似乎是一位诗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描绘了蚊子的生活习性和危害。
第一句“草孽始一寸,及壮丈有馀”,描述了蚊子的成长过程。从出生时只有一寸长,到长大可以有一丈多高。
第二句“岂直薮即带,兼以馆蚊胥”,表达了蚊子的危害。它们不仅仅是在水源附近出现,还常常携带病菌,给人类带来疾病。
第三句“夜热不可寐,宁止不露居。”描绘了蚊子在夜晚吸血的习性。它们在热天里无法入睡,只能在人们的住所中叮咬。
第四句“窃恐值此辈,股髀遭其咀。”表达了对蚊子的担忧。担心自己被蚊子叮咬,大腿和膝盖会被吃掉。
第五句“就中拟厥罪,蚊也尤其渠。”指出了蚊子是罪魁祸首。因为它们的存在,人们不得不时刻提防被叮咬,甚至担心自己会因此丧命。
第六句“其他不出境,惟此远追趋。”表示蚊子只会离开水源,而人们需要到处寻找它们。这进一步凸显了蚊子的危害性。
第七至第八句“穿帏眇纨麈,打扑不胜劬。”描述了蚊子在纱帐和薄布上飞舞的情景。打蚊子的过程非常劳累,让人疲惫不堪。
第九至第十句“更番以迭进,安得尽屠诛。”表示蚊子不断繁殖,数量庞大,让人们不得不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消灭它们。
第十一至第十二句“聚响苦不震,万鷇啾婴雏。”描绘了蚊子发出的声音让人类感到困扰,它们还会在小虫身上叮咬吸血。
第十三至第十四句“工者搅梦寐,一夕百起呼。”描述了蚊子如何影响人类的睡眠。它们在夜里嗡嗡作响,让人难以入睡。
第十五句“蚊孽固莫逭,草实主其逋。”表明蚊子虽然存在,但不能完全避免。它们主要依靠草本植物为食。
第十六句“呼童问腰镰,不用安所须。”表示告诉孩子不要害怕蚊子,因为蚊子不会伤害人的生命,只需要用镰刀割除它们的翅膀就可以了。
最后两句“薙此忽如扫,一翅不得储。譬彼塞垣莽,往往伏戎胡。”强调了及时处理蚊子的重要性。就像清理墙壁上的杂草一样,一旦发现蚊子就应该立刻消灭它们。同时,也要防止敌人在围墙周围隐藏,随时准备应对他们的威胁。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画面,描绘了蚊子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危害。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蚊子的厌恶和恐惧,也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