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子松,知几树,黛色遥遥入云际。上人弹琴坐其底,十指引出七条水。
松清琴妙听者寒,松叶堆翠成高山。流涛绕殿撼铁板,狮子欲吼复不敢。
泛声忽歇浮云住,细猱一寸猿腾去。南园玉蝶隔花听,东海金鳷乘雾语。
颖师一曲悲昌黎,我亦闻弦别鹤悽。悟来忽问无弦旨,指鸣弦鸣须答对。
是不是,问太史。
【诗句释义】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作者在摩诃庵听一位上人弹琴的情形。摩诃庵的括子松,枝叶苍翠,树身如黛色,直入云际,非常壮观。上人在树下弹琴,十指灵动,弹出七条溪流般的声音。松清琴妙,让人聆听时心寒,仿佛松叶堆翠成了高山。山间波涛环绕,如同铁板在轰鸣,狮子吼叫却不敢出声。忽然,弦声停顿,云雾飘散,猿猴从树上跳跃而去。南园的玉蝶隔着花朵听见琴声,东海上的金鳷乘着雾气传音而来。上人演奏的曲子悲凉凄美,犹如唐代诗人昌黎的诗歌,令人听了心生悲痛。作者也听过上人的弹奏,仿佛别鹤凄凉。悟来之后,突然问上人:无弦之意如何解释?上人回答:指鸣弦鸣,必须用答对。
【译文】
摩诃庵的括子松,枝叶苍翠如黛色,直插云际。上人弹琴坐在其下,十指灵动弹出七条溪流般的音符。松清琴妙,使人聆听时心寒,仿佛松叶堆翠成了高山。山间波涛环绕,如同铁板在轰鸣,狮子吼叫却不敢出声。忽然,弦声停顿,云雾飘散,猿猴从树上跳跃而去。南园的玉蝶隔着花朵听见琴声,东海上的金鳷乘着雾气传音而来。上人演奏的曲子悲凉凄美,犹如唐代诗人昌黎的诗歌,令人听了心生悲痛。作者也听过上人的弹奏,仿佛别鹤凄凉。悟来之后,突然问上人:无弦之意如何解释?上人回答:指鸣弦鸣,必须用答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括子松苍翠挺拔,枝干如黛色般深深插入云天之中,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上人在树下弹琴,十指灵动,弹出七条溪流般的声音。松清琴妙,使人聆听时心寒,仿佛松叶堆翠成了高山。山间波涛环绕,如同铁板在轰鸣,狮子吼叫却不敢出声。忽然,弦声停顿,云雾飘散,猿猴从树上跳跃而去。南园的玉蝶隔着花朵听见琴声,东海上的金鳷乘着雾气传音而来。上人演奏的曲子悲凉凄美,犹如唐代诗人昌黎的诗歌,令人听了心生悲痛。作者也听过上人的弹奏,仿佛别鹤凄凉。悟来之后,突然问上人:无弦之意如何解释?上人回答:指鸣弦鸣,必须用答对。
整首诗以括子松为背景,通过描绘上人的演奏过程和环境氛围,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同时,通过对乐曲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