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乍入春衫薄,酴醾蒂损胭旨斫。
绿云香车不胜梳,昨夜金钿为谁落。
郎家托鲤付教题,粉肥玉腻知为谁。
正逢画史来相促,说是杨妃睡起时。
诗句输出:
春寒乍入春衫薄,酴醾蒂损胭旨斮。绿云香车不胜梳,昨夜金钿为谁落。
译文输出:
春天的寒意突然袭来,让我感到春衫都变得薄弱了,荼蘼花已经凋零了,胭脂盒也损坏了。昨晚的香气,是为我掉落的金钗。
注释:
- “春寒”:描述初春时节天气的寒冷。
- “乍入”:突然进入,描绘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不适应感。
- “春衫薄”:说明诗人穿着薄弱的春衫。
- “荼蘼”:一种花卉,这里可能指的是荼蘼花,通常在春季盛开,但因为冬天已逝,所以凋零。
- “胭旨斮”:这里的“胭旨”可能是指胭脂盒子里的颜料或香料,而“斮”可能是损坏的意思,整个短语描述了某种物质的破损。
- “绿云香车”:形容车辆的颜色和香味,可能是一种非常鲜艳且芬芳的车子。
- “不胜梳”:梳洗无法承受,表达了一种无力感或者困扰。
- “金钿落”:金钗等饰品掉落,暗示着某种失落或哀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变迁的敏感反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充满了象征意义,荼蘼花的凋零、胭脂盒的破损以及金钗的坠落,都可能代表着人生中某些美好但短暂的瞬间。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并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