骓渡江,八千从。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巴蜀公,缟新城。
奉三老教发帝丧。义兵若河日以东。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
蜀公亲历效验明。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谁兼不蹄买蹀骢。
击太牢,祀鄹乡。听叔孙通,徵鲁诸生。惊礼四公,远来于商。

【注释】:

歌风台: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是楚怀王听乐的地方。

骓渡江八千从:指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

安识籍与梁:怎么知道楚国的籍和梁呢?“安识”即“如何”。

巴蜀公:指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将章邯破项梁军,楚兵走。……乃使沛公(即刘邦)往击秦军壁安邑,大败之。因以攻武关,至南郑。而秦军遂东略地,至河外、修阳,令欲肆志于山东耳。”缟新城:缟,白色;新,城名,即咸阳。缟新城就是咸阳。

奉三老教发帝丧:汉武帝时,曾诏“天下孝先王,皆郡县县道里中告祠官”,让“吏卒行车陈卒遣祠”。这里说奉三老教发皇帝丧,是指刘邦为义帝发丧。

义兵若河日以东:义兵,指刘邦的军队。若河日以东,即像黄河向东流一样,顺天而行。

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意思是说,天子亲自领导军队,而下面的各级官员则负责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礼教,指礼法教化;下首,下级。

蜀公亲历效验明:蜀公,指汉景帝刘启。景帝即位后,曾下令释放黥布等七族罪犯,并免除他们的徭役赋税,以表示皇恩浩荡、仁政爱民。

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语出《论语》:“子路曰:‘无有忠信,可复尔也。’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指勇猛的战士难以防守四方,却容易进攻。

谁兼不蹄买蹀骢:谁又能兼得马蹄声不扬扬的马,以及买得起蹀骢(即骏马)的富贵荣华!

击太牢:用牛祭祀。古代祭祀用的牛叫太牢,太牢是牛羊豕三者各一。

祀鄹乡:祀,祭祀;鄹乡,地名。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五《鄹州·鄹乡》引《晋书》称:“鄹乡故城在州东北九十里。”

叔孙通:西汉初年人,字季。秦末入朝侍奏,后归隐于商山。

征鲁诸生:招揽来自各地的读书人。

四公:指叔孙通等四位博士。

远来于商:商,古国名,在今山东商丘市附近。

【赏析】:

这首诗写刘邦平定天下后的政绩,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

第一句“歌风台”点明题旨。歌风台是楚怀王游宴之所,项羽在这里听了宋玉的《高唐赋》,便起兵伐秦,此诗当是咏史之作。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抒情。

第二句“骓渡江,八千从”写项羽率军渡过长江。“八千从”指随项羽西征的八百壮士。“非父老使彼,安识籍与梁”,意为如果不是父老驱使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楚国的籍和梁呢?言下之意,楚军之所以能顺利西进,是因为得到了父老乡亲的支持和帮助。

以下几句,都是对刘邦的评价。“巴蜀公,缟新城”,巴蜀公指蜀地的长官,缟新城是咸阳的别称。这两句赞颂汉高祖刘邦善于用人,能够重用巴蜀一带的地方长官和咸阳的官吏,使地方安定下来。“奉三老教发帝丧”,“三老”是指地方上有声望的长辈,“教发帝丧”是说他们主持葬礼,说明刘邦对百姓十分宽厚。“义兵若河日以东”,“义兵”指的是刘邦的军队,“若河日以东”比喻他们顺天而行、势不可挡。“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意思是说,才知道做君主的应该亲自领导军队,而下面的各级官员则负责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礼教”指礼法教化;“下首”,指下级。这是对汉高祖刘邦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四句“蜀公亲历效验明”,蜀公指汉景帝刘启。“亲历效验明”意思是说,蜀公亲自体验过这些事情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相。这句诗实际上是在赞扬汉景帝刘启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意思是说勇猛的战士往往容易守难攻,而那些没有真本事的人却容易守着一方却容易进攻。这两句是对刘邦手下的将领们的评价,认为他们勇猛善战,能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第六句“谁兼不蹄买蹀骢”,意思是谁会同时具备蹄声不扬扬、价格不菲贵的特点?这是对刘邦手下的骏马们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第七句“击太牢,祀鄹乡”,意思是说要用牛祭祀、到鄹乡去祭祀。这两句是对刘邦祭祀天地、祖先的描写。“太牢”是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三者各一,象征着隆重、庄严;“鄹乡”是地名,位于商州东北九十里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刘邦在祭祀天地、祖先时非常郑重其事。

第八句“听叔孙通,徵鲁诸生”,意思是说刘邦听取了叔孙通等人的建议,并征召了来自各地的读书人。这里所说的读书人是指那些具有学问的人,他们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

最后两句“惊礼四公,远来于商”,意思是说这些来自各地的读书人被震惊了礼教,纷纷来到商朝。这两句是对刘邦统治下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赞美,表明刘邦能够很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刻,通过对刘邦治理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描绘和评价,展现了他的英明果断和善于用人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