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
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
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

注释:

  1. 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想要辞去官职,回到故乡。辞簪绂,指辞去官职;掩故园,指回到故乡。
  2. 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没有什么过错,只有六百石的收入;只能对着几千字的诗书。
  3.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站在树下看蝉变成蝉壳,碰到人说自己的舌头还活着。
  4. 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老龙(比喻年老的读书人)不要离开,给我发表一番狂热的议论。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辞官归乡、渴望自由生活情感的诗作。
    第一句“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他想要辞去官职,回到那片熟悉的故园,过上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簪绂”指的是古代官员的官帽和腰带,象征着地位和权力。诗人通过辞去这些象征性的东西,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则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经济状况。他没有什么财富,只有六百石的收入,而他的才华也仅仅体现在那几千字的诗书上。这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经济困境,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就能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
    第三句“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观察昆虫和与人交流的情景。这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昆虫的变化,思考生命的意义;通过与人交流,探讨人生的价值。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一句“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是诗人对读者的期待和要求。他希望读者不要离开他,给他提供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这里的“老龙”指的是年老的读书人,诗人通过称呼他们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与读者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辞职归乡、观察自然、思考人生以及与读者交流的情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改革的呼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