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
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临清十五夜柬陈太史约之

行人向月占消息,一望云端百感并。

南去关山犹未半,东升蟾兔已先盈。

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

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

注释:

  • 行人向月占消息:行人在月光下占卜未来的消息和感受。
  • 一望云端百感并:抬头望着天空,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 南去关山犹未半:向南的路途上,关山还没有走完一半。
  • 东升蟾兔已先盈:东方升起的月亮和太阳已经填满了整个天空。
  • 乘槎且傍鱼龙宿:乘坐木筏,靠近鱼龙等水族栖息的地方。
  • 绕树那堪鸟鹊惊:绕树飞翔的鸟儿和鹊鹊让人惊恐。
  • 忆与仙郎当此夜:回忆曾经和仙人一起度过这个夜晚。
  • 几回联佩侍承明:几次陪同皇帝,侍奉在朝堂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某个时刻与朋友相聚的情景。首句“行人向月占消息”点明了诗人通过观察月亮来占卜未来的信息,这反映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重视和依赖。次句“一望云端百感并”,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抬头远望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第三句“南去关山犹未半”,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旅途的艰辛。而“东升蟾兔已先盈”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月亮的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乘槎且傍鱼龙宿,绕树那堪鸟鹊惊”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体验。这里的“乘槎”可能指的是乘坐木筏,而“傍鱼龙宿”则意味着诗人与周围的水域生物和谐相处。同时,“绕树那堪鸟鹊惊”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的敏感和敬畏。

最后一句“忆与仙郎当此夜,几回联佩侍承明”,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这里提到的“仙郎”很可能是指诗人的友人或者知己,他们在那个夜晚共同享受着天伦之乐,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地位。而“几回联佩侍承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珍贵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天文现象、自然生态和人际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