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裹牵缠岁半徂,秋风先自到江湖。
荣枯草色占题鴂,深浅潮头候荻芦。
吴地连年尽豺虎,野人何处觅莼鲈。
亦知不是独醒客,与世浮沉糟可酺。

【注释】:

病中秋日作四首

药裹牵缠岁半徂(cú),秋风先自到江湖。

荣枯草色占题鴂(zhe),深浅潮头候荻芦。

吴地连年尽豺虎,野人何处觅莼鲈。

亦知不是独醒客,与世浮沉糟可酺(pǔ)

秋日,指农历九月初一。荼(tú),中药名,即苦苣苔科植物的茎、叶、花等。“荼”是“荼”的繁体字。“药裹”,指包在药里的小布条,这里借指药囊。“牵缠”,纠缠,缠绕。岁半,一年有余。“徂”,同“殂”,逝去。

秋风先自到江湖:秋风首先吹到了江湖之间。

荣枯草色占题鴂(zhe):草木枯荣的颜色占满了题鸠的鸣叫声。

深浅潮头候荻芦(dílù):水波的深浅处,等待着荻竹和芦苇。荻芦:荻竹,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塘边或溪水中。

吴地:指苏州一带,古代吴国的地域。“连年”,连续几年。“豺虎”,比喻残暴无道的人。“野人”,指隐逸者,此处借指隐居山林的隐士。“莼鲈”,即莼菜和鲈鱼,泛指隐逸生活。

亦知:也知晓。“非”,“非”是副词,表转折,“独醒客”,独自清醒、不随流俗的人,这里指作者本人。“可”是助词,表示可能的意思。“浮沉”,指随波逐流,与世推移。“糟”,指酒糟,这里用作动词,指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药裹牵缠为喻,说明自己被束缚在仕途上,无法摆脱,同时也暗含出自己对政治黑暗的不满。接着诗人用秋风先到江湖作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后诗人又以荣枯草色和深浅潮头来写隐逸生活的美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谐。最后诗人又以吴地连年尽豺虎和野人何处觅莼鲈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