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元随供奉间,南都秘省更清严。
沙书暗译西蕃历,草奏多陈南极占。
日下有云朝纪瑞,台中无事昼垂帘。
倘睹少微思处士,渔樵已判此生淹。
【解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初。诗人在长安担任左拾遗期间,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被诬告有叛逆之志,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谪居岳州时的生活和心态。
首联写自己的官职。“文史元随供奉间”句,点明自己与皇帝的关系。“南都秘省更清严”,说自己在南都秘省中任秘书监,地位更高。“文史”二句,说自己在朝廷中,虽无大用,但能接近皇帝,可以经常见到皇帝,这也是一种幸运。“秘省”,指皇帝的秘书省。“清严”,指秘书省的工作态度严谨严肃。“南都”,指唐代陪都东都洛阳。“秘省”二句,说自己身在南都,地位虽高,但工作态度仍非常严肃谨慎,没有一点懈怠。
颔联写自己的职责。“沙书暗译西蕃历”句,说自己虽然身处南都秘省,但仍然要翻译外国文书,如《西蕃历》之类。“沙书”,沙上的字迹,指外国文书。“译”,翻译。“西蕃”,这里泛指西域各国。“沙书暗译”,即暗地里翻译。“译”在这里是暗地里、秘密地解释的意思。“西蕃历”,指佛教历书,即佛教历算书。“沙书”暗译《西蕃历》,说明诗人尽管身处南都,但却时刻关注着边疆事务,不忘国家大事。“草奏多陈南极占”句,说自己经常向皇帝进言,陈述有关国家政治、军事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草奏”,指草拟奏章。“占”,占卜、预卜。“南极”,指南方极远的南方。“占”在这里指预卜、推测。“草奏多陈南极占”,意思是说,我经常替国家出谋划策,为国家作出贡献。“日下有云朝纪瑞”,意思是说,每天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就想到朝廷中会有吉祥的事情出现。“日下有云”,指天边出现彩云,表示祥瑞之气。“朝纪瑞”,指朝廷中出现了吉祥之事。
颈联写自己的处境。“日下有云朝纪瑞”两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朝廷中的气象变化,实际上却是在比喻自己的处境。“台中无事昼垂帘”,“台中”,指宰相府第。“无事”,指太平无事。“垂帘”,指皇后垂帘听政。“台中无事昼垂帘”,意思是说,自己身在宰相府中,却整天无所事事,只有垂帘听政的皇后才有时间处理国事。“倘睹少微思处士”两句,说自己如果有幸遇到一个隐士(或称处士),自己就可以和他一起隐居山林了。“处士”,旧时对未做官的人的称呼,这里指隐士。“思处士”,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一个隐士,我就可以和他一起去隐居了。“渔樵已判此生淹”两句,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这样一个隐士,我就可以把一生都交给他了。“渔樵”,渔民和打柴人,这里泛指隐士。“渔樵已判此生淹”,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这样一位隐士,我就可以一辈子过隐居生活了。
尾联写自己的心境。“倘睹少微思处士”两句,意思是说,如果遇到一位隐士,我就可以和他一起过隐居生活了。“渔樵”,渔民和打柴人,这里泛指隐士。“渔樵已判此生淹”,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这样一位隐士,我就可以一辈子过隐居生活了。“处士”,指隐士。“少微”,古代神话谓太微星垣中有四星主执太微之柄者曰少微,这里借指隐士。“思处士”,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这样一位隐士,我就可以和他一起过隐居生活了。“渔樵”,渔民和打柴人,这里泛指隐士。“渔樵已判此生淹”,意思是说,如果有幸遇到这样一位隐士,我就可以一辈子过隐居生活了。“已判此生淹”,这里是说如果有幸遇到一位隐士,我就可以一辈子过隐居生活了。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在长安担任左拾遗期间,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贵,被诬告有叛逆之志,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是诗人自叙其谪居岳州时的生活和心态。诗人以自责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中既有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叹,也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