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北郭任吾居,懒散何心更著书。
小酌或能称酒隐,直钩聊复事溪渔。
童时篆刻堪为笑,病后形骸渐不如。
若道猖狂今又甚,穷途犹自未回车。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全诗以“自述”为主,表达了诗人淡漠世事的心境,以及他与世无争的态度。“南村北郭任吾居”,“任吾居”,自由自在地居住在南方和北方的村寨之间;“懒散何心更著书”,懒得看书,无心读书;“小酌或能称酒隐”,“称酒隐”,即称道隐居生活,指饮酒作乐。“直钩聊复事溪渔”,“直钩”,语出《庄子·外物》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子止售楯,奚不去矛也?’卖者曰:‘吾知天下之待我者,皆欲訑盾也;试使云,其曲者还直,其枉者还挠。”后因用为喻,指隐居生活。“溪渔”,即在溪水中捕鱼;“童时篆刻堪为笑”,“篆刻”,古代刻印的技术之一;“病后形骸渐不如”,“形骸”,形体;“猖狂”一作“放荡”。“狂”一作“放”。

【答案】

这首诗写诗人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过着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中说,住在南村北郭任我居住;懒得看书,无心读书;小酌或能称酒隐;直钩聊复事溪渔,意即隐居生活。童时篆刻堪为笑,指年轻时爱好篆刻技艺;病后形骸渐不如,指年老体衰。若道猖狂今又甚,意即如今放纵狂诞的程度更深了。穷途犹自未回车,意谓在穷途末路之时,自己仍不放弃归返。

赏析:

这首七绝,诗人以“自述”的形式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看得很淡,过着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首句“南村北郭任吾居”,点明诗人居处之地,言明诗人所居,既非南村,亦非北郭,而是南村北郭之间的某个地方。这一句看似平常,其实却暗藏深意。因为,从表面上看,诗人的居所既不是南村也不是北郭,那么,他的居所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个地点应该处在南北两村之间。而诗人却说“任吾居”,这就说明他并不看重这个地点,只是随意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而已。

次句“懒散何心更著书”,是说由于懒散,所以无心再去读书。这句诗虽然说的是读书问题,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自己为什么能够如此闲散地生活。诗人之所以能够如此闲散地生活,就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在他看来,那些世俗的事情都是虚妄的,不值得去追求。因此,他才会如此地闲散、懒散、散漫,甚至有些无所事事的样子。

第三句“小酌或能称酒隐”,“直钩聊复事溪渔”,是说诗人偶尔喝一点酒,就足以称为酒隐了;至于在溪水中捕鱼,也只是在闲适无事的时候才去做一下而已。这里的“直钩”,是说诗人曾经在溪水中钓到过鱼,并且得到了一条直钩。而“溪渔”,则是诗人曾经在溪水中捕鱼的意思。

第四句“童时篆刻堪为笑”,是说在幼年时期,他就喜欢篆刻技艺;“病后形骸渐不如”,是说现在年老体衰,已经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这里的“篆刻”,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技艺;“形骸”,则是指人的形体。

第五句“若道猖狂今又甚”,是说如果有人说我现在比过去更加放纵了,那我也承认是这样;“穷途犹自未回车”,是说尽管现在我已经处于困境之中,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回到正路上来的决心。这里的“若道猖狂今又甚”,意即如果说现在比过去更加放纵了,那也是事实。这里的“穷途”,是说诗人所处的困境;“回车”,则是回到原来的道路上的意思。

此诗写诗人对世俗名利看得很平淡,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