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都门杨柳稀,离杯才罢俨骖騑。
太冲作赋三都重,司马题桥万里归。
下峡涛声随处有,连云树色望中微。
玉堂金马论思地,早约挥毫向琐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诗。
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一解释:
- 秋日都门杨柳稀,离杯才罢俨骖騑。
- “秋日”表明了季节,即秋天;“都门”指的是京都的大门。这里的“杨柳”和“稀”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杨柳在秋风中显得稀疏,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离杯”可能指的是送别的酒杯,暗示着即将离别的情感。“俨骖騑”描述了准备出发的情景,可能是准备启程去江东(今江苏)省亲或者办事。
- 太冲作赋三都重,司马题桥万里归。
- “太冲”可能是作者的字号,“三都”可能指的是《三都赋》这种文学作品,或者是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的历史事件。“司马”可能是作者的另一字号或尊称,“题桥”则指在桥上题写诗文的行为,这通常是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万里归”表达了一种远大的志向或愿望,即希望能够像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那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 下峡涛声随处有,连云树色望中微。
- “下峡”指的是峡谷,“涛声”指的是水流的声音,“随处有”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连云树”形容树木茂密到连云的地步,“望中微”则是说在远处看时,这些树木似乎只是轻轻点缀着天际线。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观,既有动感又有宁静感。
- 玉堂金马论思地,早约挥毫向琐闱。
- “玉堂”和“金马”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玉堂金马”通常用来形容高官显要的办公场所。“论思地”可能指的是这个地方是进行讨论和思考的地方。“琐闱”指的是宫廷内的小门,“早约挥毫向琐闱”意味着作者已经提前约定了在某个小门内挥笔书写或作诗,这可能是为了某种特定的任务或是个人的创作计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都门的景象,同时通过历史的典故和文学的引用增添了文化内涵。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