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哉三谢后,分命守开州。
卓荦才声重,循良政绩优。
论交当早岁,惜别已深秋。
五马驰官道,双旌指驿楼。
由来今刺史,即是古诸侯。
屈指三霜后,荣迁拜冕旒。
【注释】
- 谢伯仪: 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辈。
- 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朓,都是著名的诗人和文臣。
- 分命守开州:分派任务,任命为开州刺史。
- 卓荦才声重: 卓荦,才能出众; 卓荦才声,即杰出的才能声望。
- 循良政绩优: 循良,有德行; 循良政绩,即有德行的政绩。
- 论交当早岁: 论交,指结纳朋友; 当,应当; 早岁,早年。
- 五马驰官道: “五马”是古代皇帝出行时所骑的一种车,这里比喻高官显贵。
- 双旌指驿楼: 旌,旗帜; 驿楼,供传递文书的高楼。此处指官员所乘的轿子。
- 由来今刺史: 由来,历来; 今刺史,现在担任刺史的人。
- 即是古诸侯: 古诸侯,古代的诸侯王,这里用“古诸侯”来比喻开州刺史的地位。
- 屈指三霜后: 霜后,即冬天; 屈指,屈指数数,这里表示期待。
- 荣迁拜冕旒: 荣迁,升官;冕旒,古代帝王头上戴的冠,这里泛指帝王。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当时诗人在四川,送别好友谢伯仪去任开州刺史。
开头四句写贤才赴职,赞其才能与政绩。谢氏家族中谢灵运、谢安、谢朓三人都是著名诗人和文臣,故称“三谢”。这几句说他们分派任务,出任地方长官,其才能声名远扬,政绩卓越。
中间八句写离别之情。“论交当早岁”,表明与谢氏交往要及早开始;“惜别已深秋”,意味着离别已经很久,而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感伤之情。
后面六句写送别的场面和心情。“五马驰官道”,形容送行的官员众多,乘坐华丽的马车,奔驰在官道上,表现了送行队伍的壮观和隆重。“双旌指驿楼”,则表现了饯别地点的繁华景象,人们挥舞着旌旗,站在驿楼上相送。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热闹欢畅的送别场面。
最后四句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情和感慨。“由来今刺史,即是古诸侯”,意思是说今天担任刺史的人,就像过去诸侯王一样尊贵显赫。“屈指三霜后”,意思是等待三年后,诗人将再次回到京城长安,那时他一定升迁为皇帝身边的大臣。这里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深厚,意境开阔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