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一望思纷纷,遮道遥传送使君。
仙舄晓萦龙塞柳,御书宵捧凤墀云。
时艰击目谁堪济,民隐关心帝欲闻。
应为并州濡谏草,频河寇警近方殷。
【注释】
雁南一望思纷纷:雁南飞,是诗人在送别宋玄平时所看到的景象。
仙舄晓萦龙塞柳:指宋玄平乘坐的使者之马被系在龙塞边(龙塞,即今河北怀来县境内的长城)的柳树上。
御书宵捧凤墀云:指宋玄平奉诏入朝见皇帝。
时艰击目谁堪济:指国家正处于艰难时刻,需要有识之士出来拯救国家。
民隐关心帝欲闻:指皇帝对百姓的生活状况非常关心,希望听到百姓的真实情况。
应为并州濡谏草,频河寇警近方殷:指宋玄平此次入朝,将向皇帝进言如何治理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因为并州的寇盗频繁,所以皇帝正急于听到他的建议。
【赏析】
这首七律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宋玄平,同时表达了他对宋玄平入朝进谏的期待。全诗分为四层,每层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开,最后以“应为并州濡谏草”作为总结。
首联写诗人送别宋玄平的情景,“雁南一望思纷纷”,这是诗人在送别宋玄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也是他内心的一种感受。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仙舄晓萦龙塞柳”,指的是使者之马被系在龙塞边的柳树上,这里的“仙舄”是指使者骑着骏马而来,而“龙塞”则是指边塞的险峻之处。“御书宵捧凤墀云”,指的是使者奉诏入朝见皇帝,而皇帝则在凤墀上接受诏书,这里的“凤墀”是指皇帝的办公场所。这一联既写出了使者的形象,又写出了皇帝的形象。
颈联则转入作者自己的思考。“时艰击目谁堪济”,指的是国家正处于艰难时刻,人们都在寻找能够拯救国家的人。“民隐关心帝欲闻”,则是说皇帝对百姓的生活状况非常关心,希望听到百姓的真实情况。这一联既是对宋玄平的期望,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
尾联则再次回到送别的主题。“应为并州濡谏草”,指的是宋玄平此次入朝,将向皇帝进言如何治理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一带)。“频河寇警近方殷”,则是说并州的寇盗频繁,所以皇帝正急于听到他的建议。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宋玄平的期望,也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对于贤能之士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