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深期在此行,开尊不是怅离情。
高文欲擅千秋业,弱冠先操十载盟。
燕赵凄凉歌调迥,井参灿烂剑光横。
欣闻主者饶元赏,艺苑司南久著名。
【解析】
1.开尊:指饮酒,引申为宴饮作乐。怅离情:离别时心情惆怅。
2.欲擅千秋业:想要在千秋万代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3.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人礼),古时二十为弱,行冠礼为冠,故称弱冠。操十载盟:指约定了十年之后再次聚会的誓言。
4.燕赵凄凉歌调迥,井参灿烂剑光横:用典。“燕赵”代指北方。“井参”指北斗七星。“剑光横”形容文采飞扬,意指才能出众。
5.欣闻:喜悦地听说。主者:指主持考试的人。饶:给予。元赏:极高的赏赐。
6.艺苑司南久著名:《文心雕龙》中有“宋初诸儒,莫不搜讨,剪摘以成集,编录以繁篇,大之辞理渊赡,奇偶虽多,未为密致也。”句,说明《文心雕龙》是一部有很高成就的作品,因此被后人誉为“艺苑司南”。久著名:《文心雕龙》自成书以来,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因此被称为“久著名”。
【答案】
译文:
我和你约定在这一生中,要一起度过,开怀畅饮,不会感到寂寞。你的文才高超,足以让千年后的读者叹为观止;你的雄心壮志,足以让十年后的朋友重新聚首。你才华横溢,像那北方边塞的歌声一样悲凉而高亢,如北斗星般璀璨夺目,如宝剑的光芒一样耀眼。听闻你要参加这次考试,我非常高兴,因为《文心雕龙》这部作品,是经过长时间磨练而成的,所以被后人称为“艺苑司南”,它的影响力是长久而深远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冯生赴考,作者送他赴考,并鼓励他考取功名。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又抒发了自己渴望成名的情怀。
首联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与子深期在此行”,诗人与友人共商此事。“开樽”二字点明是在宴会上分别,诗人没有伤感之意,只是希望友人开怀畅饮,不要因离别而感到惆怅。“怅离情”三字点出诗人的心情,但语气却十分平和。“不是怅离情”四字表明,虽然有离别的不舍之情,但却并不因此而感伤或沮丧,而是乐观地看待这一事件。
颔联写友人的抱负和才能。“高文欲擅千秋业”二句,赞扬友人的高才远见,希望他能在千秋万代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高文”指的是优美的文才,“欲擅千秋业”表示希望其文才超越前人,成为千古绝唱。“弱冠先操十载盟”二句,则是对友人承诺的肯定,表示其年少就有坚定的信念,并为此立下誓言。“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成人礼),古人认为此时应该立志建功立业,此句表示其少年时期就立下誓言,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颈联写友人的才华。“燕赵凄凉歌调迥”二句,运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赞赏之情。“燕赵”指北方地区,因其民风豪放而被称作“燕赵之地”。“凄凉”二字描绘了那里的荒凉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歌调迥”则意味着友人的歌声独特而高亢,具有独特的魅力。“井参灿烂剑光横”二句,则是对友人文才和武功的赞美。“井参”指的是北斗七星,这里用来比喻友人文才卓越、才华横溢。“剑光横”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形象。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诗人听到友人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文心雕龙》这部作品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砺而成的,所以被后人誉为“艺苑司南”,它的影响力是长久而深远的。“欣闻”一词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元赏”二字则表示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渴望成名的愿望。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友人一样,拥有卓越的才华和能力,并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