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岂孤避,志命愿双沈。
唯应合欢被,为刺白头吟。
【注释】
观鸳鸯赠客:观察鸳鸯相赠的情义。
网罗岂孤避:难道只有你一个人孤独地避开吗?
志命愿双沈:意志和命运都愿意双双沉没。
唯应合欢被:只应该用合欢被。
为刺白头吟:作为一首咏叹老来夫妻恩爱之诗。
【赏析】
《观鸳鸯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王维,字摩诘,太原人,生于开元十一年(713年),卒于贞元九年(793年)。他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意境优美,风格淡雅,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这首诗写一对恩爱夫妇的悲苦生活。前两句写他们的爱情,后两句写他们的遭遇。全诗构思新颖,别出机杼,不落陈套。
第一句“网罗岂孤避”,以鸳鸯比喻夫妻,说明他们的婚姻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有深厚的感情基础的。鸳鸯是成双成对的,它们在湖中游,有时被网捕捉,但是当它们被捕获时,总是双双飞离水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鸳鸯夫妇恩爱的深厚爱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第二句“志命愿双沈”,进一步描写鸳鸯夫妇的命运。鸳鸯夫妇虽然遭受到了网捕的厄运,但是他们的意志却更加坚定。他们愿意双双沉入水底,永不分离。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典故,即“双鱼”典故。《庄子·外物》篇记载了庄子的妻子死了,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大龟,沉入水中而化为鸟。庄子告诉妻子说:“吾梦为鸟,其家室尽丧。”妻子回答说:“君将何以为鸟?”庄子说:“周今世殊,未闻恒训,试妄言之!”于是妻曰:“君之所见如三岁婴儿,背之亦不能知也。而乃罪我乎,余又何能知之!”庄子解释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其运邪?抑将资胥邪?将培塊邪?将肆若夫!无意故然。”庄子的妻子认为庄子所说的“野马”、“尘埃”等都是虚幻之物,她认为庄子的话是无稽之说。然而庄子却说:“我固告汝以正,而示之以未邪?”庄子认为,这些虚幻之物并非不存在,而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庄子的这种认识,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启示。
第三句“唯应合欢被”,以合欢被象征鸳鸯夫妇之间的亲密关系。合欢被是用一种名为合欢草编织而成的被子。这种被子具有香气,能够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鸳鸯夫妇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如同同盖一张合欢被一样。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鸳鸯夫妇之间真挚的爱情。
最后一句“为刺白头吟”,以《白头吟》为题,创作了一首咏叹老来夫妻恩爱之诗。这首诗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篇。它描述了一位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诗人以这对老夫妻为原型,创作了一首新的诗歌,表达了他们对彼此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是对鸳鸯夫妇的颂扬,也是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