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门空闭,青林紫衲僧。
风传斋后磬,雨暗座前灯。
经不念中品,禅能参上乘。
夜深谈半偈,无愧佛图澄。
【注释】
嵩山寺,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净上人,即净源禅师,曾住少林寺。紫衲僧,指身穿紫色袈裟的和尚。中品经,佛教经典分五乘,其中声闻乘为三乘,菩萨乘为四乘,故有中品经、上乘经之分。上乘经为菩萨乘所修之经。上乘,佛教语,意译“胜处”、“殊胜”。
【赏析】
这首诗以清幽静谧的寺庙环境为背景,表现了诗人与净上人交往的情景。全诗从寺外到寺内,从白天到夜晚,由远及近,层层深入,刻画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首句写寺门,次句写林僧,三四句写斋灯和磬声,最后两句写深夜谈佛。全诗以景起、以情结。
首句“古寺门空闭”,点出时间地点,写出环境的幽深寂静。
次句“青林紫衲僧”,描绘了一幅山林寺院图。“青”是颜色词,这里用来形容山林苍翠欲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紫衲”,是指僧人穿的紫色袈裟,也暗合了题中的“净”字。“僧”,在这里是僧人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在古寺的门关上之后,那一片郁郁葱葱的青绿树林中,一个身着紫色袈裟的僧人正在静静地打坐修行。
第三句“风传斋后磬”,描写的是僧人打坐后的宁静景象。“风传”指的是风吹过寺庙的声音,“斋后”指的是僧人做完早课之后的休息时间,“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声音悠扬动听,能够让人感到内心的平静。整句的意思是:风轻轻地吹过庙宇,传来了斋饭后僧人敲磬的清脆声音。
第四句“雨暗座前灯”,描写的是僧人在雨天时的修行情景。“雨暗”是指雨天的昏暗,而“座前灯”则是指僧人坐在佛像前的灯笼。整句的意思是:雨水模糊了佛像前的灯光,给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第五、六句“经不念中品,禅能参上乘”,是说僧人虽然在诵经念经,但他并不专注于诵读那些中品的经典;他更注重的是禅修,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里的“经”和“禅”都是佛教用语,分别指的是诵读经典和修行禅法。
最后一句“夜深谈半偈”,描述了僧人在深夜时分与作者谈论佛法的场景。“半偈”指的是半段偈文,这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方式,意思是将完整的偈文分成若干段来讲解。整句的意思是:在夜晚的寂静中,我们两人一起谈论着半段的偈文,相互探讨着佛法的真谛。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幽静环境以及僧人的修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与僧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同时,它也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禅宗修行的重视,以及对内心清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