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倦游者,送君增苦颜。
潮声螺女渡,归梦壶公山。
春色莺啼外,行程鸟道间。
所嗟璚树远,何日更追攀。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意境,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诗歌技巧等相关知识进行赏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对诗歌手法进行分析。

“我本倦游者,送君增苦颜。”意思是说,你本是厌倦仕途的人,而我却因你离去而更加痛苦。“倦游”指的是厌倦仕途,仕途即官场,是当时士人的主要出路。诗人在诗中说自己本来也是厌倦仕途之人,但因叶廷荩远去,使他感到更苦更悲,因为叶廷馞是他的知音,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情比君臣之谊更为深厚。“增”字表现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潮声螺女渡,归梦壶公山。”意思是说,潮水声中传来了螺女渡口的船夫们发出的歌声,仿佛那遥远的壶公山在招唤着他回去。这两句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以“声”“梦”来写景,写出了声音与梦境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春色莺啼外,行程鸟道间。”意思是说,莺啼声中透出春天的气息,旅途上鸟儿叫声不断。这里诗人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莺啼和鸟鸣融入了春色之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所嗟璚树远,何日更追攀。”意思是说,只叹息那远在天涯的璚树,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呢?璚树是一种香花,诗人用璚树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原本厌倦了仕途生活,送君使我更加痛苦。

潮水声中传来了螺女渡口的船夫们发出的歌声,仿佛那遥远的壶公山在招唤着我回去。

莺啼声中透出春天的气息,旅途上鸟儿叫声不断。

只能叹息那远在天涯的璚树,何时我们才能再次相聚呢?

赏析:

此诗写送别之情。首联点明送别的原因:“我本倦游者”,表明送别是出于无奈;“送君增苦颜”,则进一步说明送别之苦。“游者”指诗人自己,他本不愿为官,但又不得不去做官,因而内心矛盾,所以有“倦”之语。“送君”出于无奈,因此心中自然充满了痛苦。第二联写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以“声”“梦”来写景,写出了声音与梦境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第三联写送别后的情景,诗人用璚树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写诗人的感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