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何处所,此地即仙家。
林密藏春霭,楼虚纳晚霞。
轻风三径竹,微月一庭花。
晏坐尘心远,寒塘独听蛙。
【注释】:
桃源何处?此处即仙家。
林密藏春霭,楼虚纳晚霞。
轻风三径竹,微月一庭花。
晏坐尘心远,寒塘独听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游览徐氏池亭后所写。
诗的前四句是说“此地就是传说中的桃源”。诗人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地方的树林十分茂密,隐藏着一片春天的雾气;这里的楼房很高,可以容纳傍晚的霞光。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徐氏池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又巧妙地将“桃源”这个典故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
五、六两句是说“这里还有清风、竹林和月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宁静、超脱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特点。
接下来两句是说“我在这里闲坐,心也随之远去”。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徐氏池亭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认为自己的心境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与世隔绝,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这种心境使他感到宁静、安详。
最后两句是说“我在寒塘边独自听着青蛙的叫声”。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在徐氏池亭中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和短暂。这种感受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题徐氏池亭”为题,通过对徐氏池亭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能力和独特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