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歌动别筵,酒散各云天。
折柳当春暮,看花正少年。
莺声孤店月,草色六朝烟。
无限怀人意,金陵何处边。
【注释】
劳歌动别筵:用劳动的歌曲动情。别筵:离别时的宴席。
折柳:送别的习俗,古人在离别时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历一百七十多年。这里泛指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杨太学去金陵的一首七绝。首二句写离筵饯别;第三四句写春暮送友;五六七句写江南风光;末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韵味无穷。
劳歌动别筵,酒散各云天。
折柳当春暮,看花正少年。
莺声孤店月,草色六朝烟。
无限怀人意,金陵何处边。
【注释】
劳歌动别筵:用劳动的歌曲动情。别筵:离别时的宴席。
折柳:送别的习俗,古人在离别时折柳相赠,表示留念。
六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历一百七十多年。这里泛指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杨太学去金陵的一首七绝。首二句写离筵饯别;第三四句写春暮送友;五六七句写江南风光;末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韵味无穷。
乱后经电白县有怀故园 徐熥 一夜搀抢落,东南乍息兵。黄云依旧垒,白骨委孤城。八口蛮烟路,千家野哭声。故园残月影,偏向马头明。 赏析 《乱后经电白县有怀故园》,是明代诗人徐熥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句: 一夜搀抢落,东南乍息兵。 - 注释:一夜之间战争结束,东南地区的战火突然停止。 - 译文
胜地春光早,开尊卜夜欢。 更深银烛短,风细玉箫寒。 露气凝疏幌,花阴罩画栏。 六街冶游子,香雾扑雕鞍。 注释: 1. 胜地春光早:指的是这个地方的春天景色十分美丽。 2. 开尊卜夜欢:在酒杯中畅饮,享受夜晚的快乐时光。 3. 更深银烛短:深夜时分,蜡烛的光芒变得微弱。 4. 风细玉箫寒:微风拂过,使人感到一丝凉意,就像玉箫吹出的音符一样。 5. 露气凝疏幌:空气中的露水凝结在窗帘上。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以及注释: 1. 重宿灵源洞怀珠上人 - 重宿:再次住宿。宿,住宿。 - 灵源洞: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黄河边。珠上人:即珠禅师。 2. 吾师已度杯 - 度:通过、度过。杯:酒杯,这里借指佛教中的法器或修行的工具。 - 吾师:指作者自己,自称。 - 度:通过、度过。杯:酒杯,这里借指佛教中的法器或修行的工具。 3. 烟霞虚白社
【解析】 “邂逅白云边,停桡一问玄”,白云边是地名,位于今浙江桐乡西南。玄指邵广文梦弼。这首诗的首联点题,写诗人舟次此地与梦弼相遇。“邂逅”即偶然相遇,“白云边”是地点,也是时间,是诗人与梦弼相遇的时间和地点。“停桡”就是船靠岸。“一问玄”指诗人停下船桨向邵梦弼询问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在意外地与邵梦弼相遇,诗人便靠岸停下船桨向他询问。“去沽桑落酒,来醉广文毡”,诗人问及了饮酒之事
【注】《竹枝》,乐府曲名。 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 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 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作客之时,是一首描写长安夜景的诗。 前两句写节日气氛和元宵夜晚的景色。“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令节,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夕,指元宵,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又称上元节、灯节。春光,指春天美好的风光。此处,“偏”字用得好
【注释】 空山:幽静的山。砧杵:指捣衣用的石制或陶制的棒槌。鸡豚:指家禽家畜。猿:一种灵长类动物,生活在树上。遥遥:远远。 【译文】 在空荡荡的山谷里收走了傍晚的余辉,秋色满川原。 是谁家的妇女在捣衣,又是何处村舍喂猪喂羊? 森林里传来各种鸟儿的喧闹声,高耸的悬崖上,悬挂着孤猿哀号。 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倚门远望。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写照。首联写夕阳西下时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意象、意境、情感等。“停舟当薄暮,古寺报昏钟”,停舟在傍晚的暮色中,古寺传来了报时的暮钟声。诗人停舟于暮色苍茫之中,耳边响起古寺报时的钟声,这情景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茅店斜临水,柴门半倚松。”茅店傍水而建,半倚着松树。茅舍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旁是一棵大树
诗句解读与分析 第一句:“乡泪正纷纷,猿声到处闻。” - 注释:家乡的泪水在不停地流淌,四处都能听到猿猴的叫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思乡之情。猿猴的叫声常常被用来象征孤独和思念,而眼泪则是悲伤和无奈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两种自然现象,形象地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第二句:“孤峰遥耸翠,怪石自成文。” - 注释: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山色如同绿色的翡翠一样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 “剑津夜泛”:剑津,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比喻,代表着一种精神或志向。夜泛,即夜行,表示诗人在夜晚进行的活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行走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感觉。 - “夕翠飞丹壑,葱茏色不分”:夕翠,即夕阳下的翠绿
【注释】 送:赠别。陈平夫归六溪:陈平夫,人名。六溪,地名。 潮生野渡喧:水涨时,渡口发出阵阵声响。 离心数行雁:离别时,无数大雁南飞。 愁思一声猿:思念故乡的猿声让人心烦。 月暗迷前浦:月光昏暗,看不清前方渡口。 林疏见远村:树林稀疏,隐约可见远处的村庄。 灯影里,相忆倍销魂:在灯影下,更加怀念远方的亲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陈平夫返回家园之作。首联写诗人送别陈平夫出城门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感情细腻深沉。 峬山看梅过曾文表墓: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去峬山看梅花的情景。峬山位于浙江桐庐县境内,风景秀美,是赏梅的好地方。曾文表是唐代诗人,与李商隐有深厚的友谊。 一路尽氤氲,看花倍忆君:这是第二句,描述了作者在欣赏梅花的过程中,更加思念朋友的心情。这里的“氤氲”指的是空气湿润,景色美丽。 白杨知己泪,宿草故人坟:这是第三和第四句
诗句:"客怀当暮冬,去矣不从容。草屩千峰雪,柴门九里松。 贫惟安豹隐,老任笑龙钟。为问经行处,云山貌几重。" 译文: 在暮冬时节,我怀着游子的心情,告别你时,没有时间从容。你的草鞋踏遍了千峰白雪,那柴门背后九里的松树依旧苍翠。你的贫穷像安然隐居的豹子一样自在,你的年岁如同笑傲风云的长者一般沉稳。请问你行走过的地方,那里的山峦云雾缭绕有几重? 关键词解释: - 客怀
诗句释义 1 “真僧欲度世,岂肯倦津梁”:这句诗表达了真僧人渴望普渡众生的高尚情操,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也决不放弃,而是持之以恒地努力。这里的“津梁”指的是渡河的地方,比喻人生中的种种难关或诱惑,而真僧就是那位愿意跨越这些难关,帮助众生渡过人生河流的人。 2. “白足他山月,缁衣满路霜”:描述了真僧行走在他乡的场景。"白足"可能表示真僧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一双朴素的脚,象征着他的清贫与纯朴
诗句输出 ``` 为客经淮楚,归途访索居。 云山一骑远,烟柳六朝疏。 问路知乡近,还家及岁除。 陆生装薄甚,惟有一囊书。 ``` 译文输出 ``` I have been traveling through the Huai and Chu regions as a guest, returning home to visit my former residence. As I rode
癸巳除夕 又见韶华换,空为老大悲。 注释:又见到美好的春光已经更换了,白白地感叹自己已老迈。 齿添新岁历,酒祭一年诗。 注释:岁月在脸上刻下了新的年轮,我用酒来祭祀过去一年的诗篇。 流落忧前路,欢娱忆少时。 注释:我漂泊无依,忧伤未来的道路,而回忆起年轻时的快乐时光。 苦向隔邻吹。 注释:讨厌那些嘈杂刺耳的音乐,却不得不忍受从隔壁传来的箫声
【译文】 永别城中路,新成郭外坟。 旧日旗竿上写着“前太守”的挽语,如今不见了右将军的名字。 广柳驱残月,甘棠翳暮云。 应知千载后,不朽是遗文。 【注释】 故:所以。 黎平:郡名,在今贵州省黎从县。太守:一郡行政长官。袁公:指袁可立。 挽歌:一种哀悼死者的曲调。 旌(jīng):旗帜。 书失右将军:意即失去右丞相。右丞相是明初朱元璋所设的官名,后来成为明朝最高的行政长官。 广柳:高柳,即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