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占翠微,静极悟玄机。
玉液喉间咽,金精肘后飞。
礼经随众惯,挥麈见人稀。
岂是无家客,三年不一归。
诗句释义
1 丹房占翠微 - “丹房”在这里指的是炼丹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丹房通常与炼制仙丹有关,是求仙问道之所。而“翠微”则描绘了丹房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可能是指山青水秀之地。
静极悟玄机 - “静极”表达了环境的宁静,“悟”则是通过这种宁静达到了某种深刻的理解和洞察。
玉液喉间咽 - “玉液”常用来形容美酒或珍贵液体,这里可能指炼丹时得到的灵液,而“喉间咽”则形容其味道美妙,令人难以忘怀。
金精肘后飞 - “金精”指的是珍贵的金属精华,这里指从丹房中得到的宝贵物质。而“肘后飞”则形容这些物质在空中飘散的样子,如同飞翔一般。
礼经随众惯 - “礼经”指的是古代礼仪之书,“随众惯”则表示他遵循传统的礼仪,习惯成自然。
挥麈见人稀 - “麈”是一种古代的拂尘,用于打扫灰尘,也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这里的“挥麈见人稀”意味着他在人群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很少见到这样的人。
岂是无家客 - “岂是”表示不是,“无家客”则表示没有固定居所的流浪者。
三年不一归 - “三年不一归”表达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但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仍然未能返回。
译文
在炼丹的地方占着翠绿色的山峰,静到深处悟出了玄机。
喉咙间吞下的玉液美味难言,肘部肘后的金精飞舞如箭。
遵循礼节随大流的习惯已久,挥动拂尘却难得一见。
难道真的是无家可归之人?三年来不曾回家一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炼丹过程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翠微、玉液、金精)和比喻(如肘后飞、挥麈见人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哲思的氛围。通过对炼丹过程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探索。同时,诗中的主人公形象也反映了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