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书予未遇,弹铗汝何依。
片刺投人拙,诸侯礼士稀。
出门家累断,为客众愁归。
不必羞贫贱,诗名在布衣。

诗句释义

1 献书予未遇,弹铗汝何依

  • “献书”意指向人呈递书信,可能是寻求帮助或推荐。
  • “未遇”表示尚未找到合适的机会或位置。
  • “弹铗”出自古代故事,比喻用剑敲打鱼钩以引起注意。
  • “汝何依”是对“汝”,即兴公弟弟的提问,询问他为何要离开家乡到吴越去游历。
  1. 片刺投人拙,诸侯礼士稀
  • “片刺”指的是微小的刺伤,形容自己没有显赫的身份或者地位。
  • “投人拙”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笨拙,不擅长结交权贵或获得支持。
  • “诸侯礼士稀”说明在诸侯国里,尊重和礼待士人的情况很少,可能是指政治上的不公正或不重视。
  1. 出门家累断,为客众愁归
  • “出门”表示离开家乡。
  • “家累断”意味着家中的经济状况已经耗尽,无法支撑家庭继续生活。
  • “为客”表明因为旅行或工作而成为客人。
  • “众愁归”描述的是众多客人因为思乡之情而纷纷离去的情景。
  1. 不必羞贫贱,诗名在布衣
  • “不必羞”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认为不必因为贫穷而感到羞耻。
  • “诗名在布衣”意味着即使身居平民,也有才华和名声,诗歌成就不会因身份改变而消失。

译文

  1. 我向你献上书信但未能得到赏识;你为什么要离开家乡去吴越?
  2. 我用鱼竿击打鱼钩来引起注意,但无人理会;诸侯国对士人礼遇甚少。
  3. 我已离开家多年,为了生计四处奔波;作为客人,许多友人都离开了。
  4. 你无需因贫困而羞耻,你的诗名已在民间流传,即使在平民中也享有盛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中通过对比“献书”与“弹铗”、“诸侯礼士稀”与“不必羞贫贱”,揭示了社会等级制度下个体的困境与无奈。同时,“出门家累断”与“为客众愁归”更是直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漂泊之苦。然而,即便身处逆境,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的才华与名声不会因此消失,这种豁达和自信令人敬佩。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