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惊闻伐木歌,橹声摇月下黄河。
六溪昼静枯桐冷,三径春深芳草多。
满路繁霜凋客鬓,半江寒雨梦渔蓑。
思君不奈风尘远,夜夜愁心逐逝波。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隔岸听到伐木的歌声响,橹声摇曳在月下黄河。

六溪昼静时枯桐树冷清,三径中春深时节芳草多。

满路的繁霜凋谢了游子的头发,半江上寒雨让渔夫的蓑衣湿透。

思念你却无法阻止风尘远去,夜夜愁心随着逝波飘流。

注释和赏析如下:

  • 隔岸惊闻伐木歌:在对岸听到了伐木的声音,这引起了诗人的注意。
  • 橹声摇月下黄河:橹(船桨)声在月光下摇曳,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场景。
  • 六溪昼静枯桐冷:六溪(可能指的是某条河流)在白天的时候显得非常安静,枯萎的梧桐树也显得格外寒冷。
  • 三径春深芳草多:三径(三条小道)中的春意正浓,芳草茂盛。这里的“三径”可能指的是通往某些地方的小道。
  • 满路繁霜凋客鬓:路上的繁霜使游子(指作者自己)的白发变得稀疏,反映了游子的辛酸与无奈。
  • 半江寒雨梦渔蓑:半江上的寒雨让人想起了渔夫的蓑衣,可能象征着一种生活的艰辛或对远方的怀念。
  • 思君不奈风尘远:思念你的心情无法抑制,因为你被风尘所困,远离家乡。
  • 夜夜愁心逐逝波:每晚都沉浸在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中,而这样的思念就像是随波逐流的水流一般,无法停歇。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岸边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情感,如伐木声、橹声、寒霜、枯桐、芳草等,都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同时,诗的结构也很清晰,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