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由来不易登,仲宣楼上遇名僧。
演成西竺三车法,传得南宗几佛灯。
纪腊每栽香国树,题诗常买剡溪藤。
漫言自昔耽禅说,身舍空门愧未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百谷在半偈庵赠给顺公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彼岸由来不易登,仲宣楼上遇名僧。    
演成西竺三车法,传得南宗几佛灯。    
纪腊每栽香国树,题诗常买剡溪藤。    
漫言自昔耽禅说,身舍空门愧未能。    

逐句注释

  1. “彼岸由来不易登”:指修行或达到某种境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修行者本人的毅力。

  2. “仲宣楼上遇名僧”:仲宣楼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处古迹,此处指的是在楼中遇见了名僧。

  3. “演成西竺三车法”:西竺是指中国佛教中的印度教派,三车则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这里指名僧所传授的佛教修行方法。

  4. “传得南宗几佛灯”:南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这里的几佛灯指的是通过名僧的教导和指导,学习到南宗的一些重要教义。

  5. “纪腊每栽香国树”:纪腊是一种香料,这里用来比喻名僧传授的教诲如同种植的香树一样珍贵和值得珍惜。

  6. “题诗常买剡溪藤”:剡溪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地名,这里的藤可能是指用剡溪藤制作的书签或装饰品。

  7. “漫言自昔耽禅说,身舍空门愧未能”:这句诗表达了对禅宗的热爱和向往,但同时也表示自己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舍弃世俗的生活和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禅宗修行方法和教诲的敬仰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名僧的赞美和自己的修行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虔诚。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的感慨,以及对禅宗教义的深深热爱。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歌,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