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尾骑来历几秋,招魂恸哭过西州。
云飞澹圃愁无色,水到娄江咽不流。
宝剑此时悬季子,明珠何地报隋侯。
丘山零落空华屋,徒抱人琴痛未休。
【注释】
娄江:水名,即吴淞江。西州:指苏州。澹圃:泛指园林。季子:春秋时楚国人,楚怀王的大臣,封到下邑(今安徽和县),号为“令尹”。隋侯:春秋时人,传说他曾得到一颗夜明珠,献给楚王,因夜明珠有光而无色,楚王以为他是欺诈他,便把他杀了,后经证明是真珠,楚王后悔不已。丘山、华屋:比喻繁华的居处。人琴:《晋书·阮籍传》载:阮籍能为青白眼,对俗客则翻作青白眼,对达官贵人则又翻作白眼看。
【赏析】
这首五古,以悲壮的笔调,抒发了诗人对王敬美的悼念之情,并借此表达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箕尾骑来历几秋”,用箕星与尾星来代指时间,写自从诗人离别故乡以来,已过了几个年头。“箕”、“尾”二宿常在黄昏时分出现,古人以此指代时间,所以此句也暗寓了时光流逝之意。次句“招魂恸哭过西州。”写诗人来到苏州西郊,怀着悲痛的心情,呼唤亡友,追思往事。据《太平广记》引《晋安帝纪》载:晋太元三年(378)七月,东晋孝武帝被弑,谢安之子谢玄起兵讨伐,谢石大败,谢玄单骑脱逃。谢安得知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命人将谢玄押至西州,斩首示众。这里借用这一典故,既表明诗人与王敬美的友情之深厚,也表达了诗人因友人被杀而极度悲痛的情感。“招魂恸哭过西州”一语中见出诗人对王敬美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他面对生死、世事无常时的沉痛心情。
第三句“云飞澹圃愁无色,水到娄江咽不流。”是说:当诗人来到苏州时,只见园林里的花草树木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仿佛失去了颜色,连江流也被这愁云所阻,不能继续流淌下去。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了那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第四句“宝剑此时悬季子,明珠何地报隋侯?”是说:在这生死关头之际,诗人想起了当年王敬美赠给自己的宝剑,以及他所献上的明珠。这两句诗既是对王敬美生前为人耿直不阿、忠心耿耿的赞誉,也是对王敬美临终前还惦记着自己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人也将自己与王敬美相提并论,表明了自己对朋友的忠诚与执着。
第五句“丘山零落空华屋”,“丘山”指高耸入云的山峦,“华屋”是指富丽堂皇的建筑。诗人以山峦的倒塌、华屋的倾覆来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如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无奈。最后一句“徒抱人琴痛未休”,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无法报答恩师的遗憾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描绘苏州西郊的景象和诗人与王敬美之间的交往,表现了诗人对王敬美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死、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