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百尺梵王居,禅诵声高晚磬初。
一榻秋云松火冷,半窗残月竹阴疏。
鹫峰花雨诸天外,猊座金身六代馀。
多少尘劳都遣尽,独留诗癖未全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它以描绘公朗宝函楼的美景和自己的诗情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危楼百尺梵王居,禅诵声高晚磬初。
这句诗描述了公朗宝函楼的高耸入云,如同佛祖居住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如同在修行中一样宁静而深远。
一榻秋云松火冷,半窗残月竹阴疏。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楼中的所见所感。秋云、松火、残月、竹阴,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鹫峰花雨诸天外,猊座金身六代馀。
这句诗描绘了公朗宝函楼外的景色。鹫峰如花雨般飘落,金身佛像历经六代依然屹立不倒。这些描述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
多少尘劳都遣尽,独留诗癖未全除。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看法。他认为所有的尘劳都已经过去,而自己的诗癖却依然未被完全消除。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诗歌的执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公朗宝函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境如同修行中的僧人,宁静而深远。他看到的秋云、松火、残月、竹阴等元素,都成为了他心中的诗意画卷。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也体现了他的人文情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然和对诗歌的执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公朗宝函楼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