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飘零感岁华,偶携瓢笠到僧家。
孤云静结人天果,朔气寒生佛座花。
作客畏闻燕地雪,逢君先问赤城霞。
山中欲别各留偈,送过虎溪将日斜。

【注释】

同强善长(1054—1124)名良弼,北宋诗人,字子方,建州建安人。善书法。宋徽宗时为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因与蔡京不和被贬谪至岭南,后遇赦北归,官至尚书左丞。卒年六十九岁。

包蒙吉(1076—1139)名蒙吉,南宋诗人。字仲嘉,号山阴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累迁礼部主事、太常丞。孝宗朝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出知处州,移江东路提点刑狱,改知隆兴府,以言罢。历官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

上人(僧人),指包蒙吉。

宝林寺:在杭州灵隐寺内,是宋代著名佛寺。镜公房:指寺中的法相院。

朔气:指初冬的寒气。

赤城霞:指天台山赤城峰之霞光。

虎溪: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西北四十里。

【赏析】

《送别包蒙吉还东瓯》,此诗为送别之作。前四句为起笔,写诗人对包蒙吉的思念,并表达自己欲归之情。“吴市飘零感岁华”,“吴市”,即杭州市场。“飘零”意谓漂泊流落。“感岁华”指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偶携瓢笠到僧家。”“瓢笠”为古代行旅之人所常用,以遮雨或遮阳。“偶携”意为偶尔携带。“到僧家”指来到寺院。“孤云静结人天果”,“人天果”,又称菩提果,佛教语。“结”意为结集、聚集。“孤云静结”,比喻包蒙吉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朔气寒生佛座花”,指初冬时节,寒气逼人,佛座上的鲜花凋零。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包蒙吉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自己欲归之情。接下来八句写诗人与包蒙吉离别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作客畏闻燕地雪”,“作客”,指远离家乡在外做官之人。“燕地”指今河北、北京一带,那里常有飞雪。“畏闻”意为害怕听到。“逢君先问赤城霞”,“赤城霞”,指天台山赤城峰之霞光。“先问”即首先询问。“逢君”,指遇到朋友。“问”有问候之意。“赤城霞”既指友人即将远赴天台山赤城峰观赏的美景,又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山中欲别各留偈”,“偈”,即诗句、格言,这里指赠别诗或赠别诗篇。“欲别”指将要分别。“各留偈”即各自留下赠别诗。“送过虎溪将日斜”,“虎溪”,地名,在浙江天台县东北,相传晋朝僧人支遁曾在此隐居讲学而得名。“将日斜”指太阳快要西沉。“将”,助词,无实义。“虎溪”既是送别之地,又是诗人要离去的地方。

前四句为起笔,写诗人对包蒙吉的思念,并表达自己欲归之情;中间四句为主体部分,描绘二人离别场景及内心感受;最后两句为收束,写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明快,感情真挚深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小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