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潆回两派分,泰山龙护素王坟。
传经已化三千士,执贽难逢七十君。
室筑空场生蔓草,树残荒陇起寒云。
一抔马鬣勤瞻拜,欲向春风荐鲁芹。
谒孔林
洙泗潆回两派分,泰山龙护素王坟。
传经已化三千士,执贽难逢七十君。
室筑空场生蔓草,树残荒陇起寒云。
一抔马鬣勤瞻拜,欲向春风荐鲁芹。
逐句解析:
- 洙泗潆回两派分:洙水和泗水(两条河流)在孔林的周围环绕流动,形成两个分支。
- 泰山龙护素王坟:泰山被比喻为一条“龙”,守护着孔子的坟墓,象征着孔家的地位尊崇。
- 传经已化三千士:传授儒家经典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人,表明儒学的传播之广及深远影响。
- 执贽难逢七十君:指在孔子生前,能有机会向他请教的人非常难得,只有七十位。
- 室筑空场生蔓草:孔子的讲学之处(孔府)虽然曾经建有房屋,但现在已经废弃了,长满了野草。
- 树残荒陇起寒云:孔子曾经种过树,但后来因战乱等原因而荒废了,周围的土地上长出了新芽。
- 一抔马鬣勤瞻拜:孔子的坟墓前有一块石头,称为“马鬣”,人们经常在这里虔诚地参拜。
- 欲向春风荐鲁芹:想要在春天来临之际,向孔子表达敬意,就像他曾经用鲁国的芹菜一样来献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孔子故居的诗作,通过对孔林的描绘,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文化的尊敬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洙泗潆回”比喻孔子的思想影响力;“泰山龙护素王坟”则象征着孔子地位的尊崇和神圣不可侵犯。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过去孔子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孔子教诲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