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
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
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诗句释义】:

  • 自是扬云白未玄,不才那敢怨苍天。
    注释:我本来就有才华如扬云般洁白,没有才能,怎敢怨恨老天呢?
  • 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
    注释:回首望去,故乡距离我遥远如八千里之远,我却误将儒帽作为象征,戴上了这顶象征着儒家思想的帽子长达十七年。
  • 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
    注释:贫穷时,依靠诗书却失去生活的能力,在困顿之时,又觉得掌握知识的人也无法改变命运。
  • 雄心销尽囊如水,流落依人面可怜。
    注释:雄心壮志消磨殆尽,就像口袋里的水一样,而自己只能依附他人生活,面容憔悴令人同情。
    【译文】:
  • 我本来就有才华如扬云般洁白,没有才能,怎敢埋怨苍天?回首望去,故乡距离我遥远如八千里之遥,我却误将儒帽作为象征,戴上了这顶象征着儒家思想的帽子长达十七年。贫穷时,依靠诗书却失去生活的能力,在困顿之时,又觉得掌握知识的人也无法改变命运。雄心壮志消磨殆尽,就像口袋里的水一样,而自己只能依附他人生活,面容憔悴令人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科举考试失败后所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人以“自是扬云白未玄”起笔,表达了自己原本拥有才华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的无奈。接着以“回看故国八千里,误戴儒冠十七年”两句,描绘了自己在故土之外漂泊了十八年,却仍然被束缚于文人身份之中的痛苦。最后两句“贫倚诗书元失计,穷知文字信无权”,更是深刻地揭示了文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深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