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影里乱啼莺,朝发都亭一骑轻。
黯淡蘼芜寻去路,微茫烟树见孤城。
他乡春色悲花落,旅馆愁心寄月明。
白发萧萧犹作客,临岐分手更关情。

垂杨影里乱啼莺,朝发都亭一骑轻。

黯淡蘼芜寻去路,微茫烟树见孤城。

他乡春色悲花落,旅馆愁心寄月明。

白发萧萧犹作客,临岐分手更关情。

注释:

  • 垂杨影里乱啼莺:在杨柳的倒影中,鸟儿在乱叫。
  • 朝发都亭一骑轻:早晨出发时,骑马的速度很轻快。
  • 黯淡蘼芜寻去路:在寻找去路的过程中,只能看到淡淡的蘼芜丛。
  • 微茫烟树见孤城:在远处可以看到一座模糊的城。
  • 他乡春色悲花落:在异乡看到花开后凋谢的场景,感到悲伤。
  • 旅馆愁心寄月明:在旅馆中,我把我的忧愁寄托在明亮的月光下。
  • 白发萧萧犹作客:虽然我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像客人一样在外漂泊。
  • 临岐分手更关情:在分别时,更加感到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王懋宣先生远行泰顺的深深关切与不舍之情。首句“垂杨影里乱啼莺”描绘了清晨时分,莺鸟在杨柳倒影中欢快地啼叫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然而,随着诗人的叙述,我们得知这并非一个普通的清晨,而是王懋宣先生的启程之晨。

第二句“朝发都亭一骑轻”则揭示了诗人送别的场景——在一个清晨,诗人骑马送王懋宣先生前往泰顺,速度之快,如同“一骑轻”。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轻松的送行和对方沉重的行囊,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黯淡蘼芜寻去路”一句,诗人描绘了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只有淡淡的蘼芜(一种植物)作为背景。这种朦胧的背景,既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而“微茫烟树见孤城”一句,则是诗人在远处看到了一座模糊的城,可能是王懋宣先生即将抵达的泰顺县城。这里的“孤城”,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述,也隐喻了王懋宣先生在异乡的孤单和无助。

“他乡春色悲花落”一句,诗人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看到花开却不得不面对花落的悲哀。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最后一句“白发萧萧犹作客,临岐分手更关情”,则是诗人对整个送别情景的总结。尽管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仍像客人一样在外漂泊;而在分别的时刻,更是感到深深的伤感。这里的“关情”,既是对友人深情的表达,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