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行装半醁醽,渡江君去莫教醒。
马经小小佳人墓,舟过劳劳送客亭。
扬子风高潮自白,隋堤秋尽柳无青。
后庭遗曲桓伊笛,都向秦淮月下听。
诗句及注释
千里行装半醁醽,渡江君去莫教醒。
解释: 千里之行,携带半醉的酒,意味着旅途中的辛苦与欢愉交织。“君去”指送别之人将离去,“莫教醒”表示不希望他因饮酒过度而失态。
马经小小佳人墓,舟过劳劳送客亭。
解释: “经”指的是经过,“劳劳”形容旅途中辛苦的样子。佳人墓与送客亭是旅途中的两个标志性地点,象征着离别和送别的情感。
扬子风高潮自白,隋堤秋尽柳无青。
解释: 扬子江边的风势强劲,吹动波浪,如同自白;而隋堤上的柳树已经没有秋天的青翠颜色。这里的“自”字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后庭遗曲桓伊笛,都向秦淮月下听。
解释: 后庭遗曲指的是古乐,“桓伊”是古代著名的琴师,“笛”在这里代指乐器。秦淮河畔的月光下聆听古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怀旧的氛围。
译文
千里之行,带着半壶的美酒,渡过长江,你离去时不要让我因酒力影响你的行程。马儿经过小小的佳人墓,舟行经过劳劳的送客亭。扬子江的风势强劲,仿佛自述心事,隋堤上已无秋色,只剩下萧瑟的寒意。那古老的曲子在后庭中流传,如今都在秦淮河畔的月光下细细倾听。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感慨。首先,诗人通过对“千里行装半醁醽”的描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以及希望旅途中的愉快来平衡这份艰辛的心情。接着,“马经小小佳人墓”和“舟过劳劳送客亭”,通过对比佳人的墓地和送客的驿站,传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以及对行者的关切。最后,“扬子风高潮自白”和“隋堤秋尽柳无青”,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伤。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送陈永奉游金陵》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