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来前。
孤舟白拥芦藏月,两岸青残柳散烟。
帆外客星滩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
射潮不用钱王弩,但有观涛赋几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勃。此诗描述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期待。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诗句并给出相应的译文。
逐句解释
- 司马南游正少年,可堪人去雁来前。
- “司马南游”指司马南(可能指某人名)正在南方旅行。“正少年”表示他正值青春年少。
- “可堪人去雁来前”意味着在司马南离开之后,就像大雁南飞一样,人们也陆续离去。
- 孤舟白拥芦藏月,两岸青残柳散烟。
- “孤舟”描绘了司马南下行时独自乘坐一只小船的画面。
- “白拥芦藏月”形容月光映照在白色的芦草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青残柳散烟”则描绘了柳树的枝条随风飘散,与烟雾交织的景象。
- 帆外客星滩七里,湖中佛日竺三天。
- “帆外客星滩七里”可能指的是船外的星宿滩,距离大约有七里之遥。
- “佛日竺三天”可能是指位于湖中的佛教圣地,距离约有三天行程的路程。
- 射潮不用钱王弩,但有观涛赋几篇。
- “射潮”指观看大海潮涌的壮观景象。
- “钱王弩”可能是指钱武肃王使用的强弓硬弩。
- “观涛赋几篇”意味着虽然不需要用钱王弩这样的强力武器来观看潮涌,但可以创作出赞美潮涌的赋文数篇。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祝福和期待。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更丰富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