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池花木翠氤氲,忽枉高轩过使君。
囊里诗签拈五字,尊前乐府演双文。
杯倾竹叶春频醉,烛烬兰膏夜已分。
地主独留髡送客,犹馀丝管梦中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其原文为:
习池花木翠氤氲,忽枉高轩过使君。
囊里诗签拈五字,尊前乐府演双文。
杯倾竹叶春频醉,烛烬兰膏夜已分。
地主独留髡送客,犹馀丝管梦中闻。
注释:
- 习池花木翠氤氲(yūn):指的是习池周边的花木繁茂,色彩斑斓,弥漫着浓郁的绿色气息。氤氲,形容空气或景色中弥漫的水汽或香气。
- 高轩过使君:指的是有官职身份的人经过,这里指的是使君,古代官员出行时所驾乘的车辆。使君是指地方长官或高级官员。
- 囊里诗签拈五字:指在袋子里随手拈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五字的诗句,可能是作者即兴创作的诗歌。
- 尊前乐府演双文:指的是在酒杯面前吟诵乐府诗歌,表演了一段美丽的双人舞蹈。乐府是一种古代的诗歌体裁,通常用于表达情感、叙事或描写景物。这里的“双文”可能是指两个舞者的舞蹈,或者是两个乐府诗篇的演绎。
- 杯倾竹叶春频醉:指用竹叶酒来畅饮,春天的微醺使人陶醉。竹叶酒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酒类,常用于宴会或节日庆典。
- 烛烬兰膏夜已分:指夜晚时分,蜡烛的火苗已经燃烧殆尽,而兰膏也即将燃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幕的降临。兰膏是古代用来照明的物品,类似于现在的蜡烛。
- 地主独留髡送客:意指宴会的主人独自留下来接待客人,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离去,表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
- 犹馀丝管梦中闻:指尽管主人已经离开,但是宴席上的音乐还在继续演奏,如同梦境一般让人沉醉其中。丝管是古琴、箫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宴会上的乐器声乐。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习池的美景和宴会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宾客间的友谊和欢乐。诗中的“习池花木翠氤氲”和“高轩过使君”两句,不仅描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还透露出诗人对这次聚会的期待和喜悦。接下来的“囊里诗签拈五字,尊前乐府演双文”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即兴创作和吟诵乐府诗歌的才华,以及宴席上音乐的美妙。最后两句“杯倾竹叶春频醉,烛烬兰膏夜已分”描绘了宴会的欢乐氛围,以及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招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传达出了作者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和温馨。